8月30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天河區人民政府主辦,海大集團協辦的“海大杯”廣東種業科技創新大比武總決賽在廣州舉行。來自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涉及水產、糧食、畜禽等8個種業科技創新項目入圍總決賽。現場,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鄭偉儀和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共同敲鑼啟動活動。
經過一天緊張角逐,廣東農業科學院《雜交稻優質不育系泰豐A的創制與應用》項目脫穎而出、一舉奪魁,斬獲“海大杯”廣東種業科技創新大比武總決賽冠軍,獲得大賽一百萬獎金。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鄭偉儀和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共同敲鑼啟動大賽。
省政府副秘書長鄭偉儀,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斌民,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江毅,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林綠,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梁友強以及各業務處負責人出席活動。
“海大杯”廣東種業科技創新大比武比賽現場。
據了解,本次大比武活動聚焦“種業”主題,前后經過3個月3輪遴選,通過種業科創競技、資源匯聚、要素摸底等多個環節,最終有8個項目入圍總決賽。本次大賽從全國海選了專業、行業、大眾三大類共50名評審專家,聘請了廣州市中南公證處進行全程公證。現場競技氣氛熱烈,最終廣東農業科學院的項目通過重重考驗,斬獲“金星獎”桂冠。
廣東省農科院摘得“金星獎”桂冠。
種業振興,廣東有強大的底氣。據悉,1958年佛山鐘麟先生主導的“家魚人工繁殖”在廣東取得成功,攻克了世界難題,改寫了人類依靠江河捕撈天然魚花的歷史。時至今日,廣東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淡水魚種業基地。
“種業發展需要科技創新,更需要平臺建設。廣東種業大比武活動整合各方優勢力量,吸納眾多科研人才,集中展示最新成果,搭建了絕佳的種業科技創新大平臺。我們非常榮幸地參與到廣東種業大比武的活動之中,為廣東種業獻智獻力、鼓勁加油。”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表示,作為根植廣東的農業領軍企業,海大集團于2003年聚力打造水產種業板塊,組建數百人的種業研發團隊,專業從事魚蝦良種選育、苗種生產和示范推廣。經過十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海大集團組建成立了海大研究院動物育種研究所,海興農和百容兩個水產苗種公司,研發覆蓋國內外的海淡水主要經濟養殖品種,研發了4個國家水產新品種,率先構建了“育繁推”一體化的商業化種業體系。
海大集團水產種苗繁育中心
功不唐捐,對種業發展的足夠重視,使得種苗板塊成為助推海大集團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成為海大構建養殖產業鏈的關鍵一環。目前,海大集團在全國布局了100多個魚苗和蝦苗場,并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實現種苗板塊的國際化發展,已陸續在印度、厄瓜多爾、印尼、越南、埃及等多個國家投建苗場。今年上半年,集團種苗板塊銷售收入5.03億元,同比增長44%,毛利率保持50%以上。
種業承穩糧安國之重,也是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海大集團將發揮全產業鏈優勢,集中科研力量,加速培育良種,優化種質資源,培育種業人才,為早日打贏種業翻身仗、實現民族種業振興貢獻海大力量!
現場合影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