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狹鱈魚糜供給持續性短缺,不斷推高日本市場價格。
作者/ Seafood News
編譯/ 胡路怡
日媒Suisan Keizai報道,受疫情限制、產季問題以及加工成本上漲因素影響,阿拉斯加狹鱈魚糜銷往日本價格向上劇烈波動,下半年供給短缺跡象愈發明顯。
一位供應商稱,新冠疫情持續在美國擴散,新產季捕撈情況欠佳,規格偏小,產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魚糜價格很高,供需關系平衡還需要時間。今年四月份起,日本進口狹鱈魚糜價格(CIF)從385日元/公斤($3.51/kg)向上波動,人們居家消費頻率增多,冷凍魚糜及魚片需求還在上升。
此外。2021年A產季捕撈狀況不甚樂觀,產季因疫情問題推遲,阿拉斯加加工廠產能下降,產季末期小規格魚類居多,運輸成本大幅度上漲。再加上日元貶值,日本魚糜價格首次突破13年期峰值。
B產季已于6月10日啟動,但加工廠產能仍然不及上年水平,漁獲物以小規格為主,產量相對疲軟。
上述人士稱,魚片供給短缺問題更為嚴重,即便采取措施確保工人正常工作,工廠也會更專注于魚片生產。魚片和魚糜供給進入持續緊張狀況,魚糜產量低于各公司生產計劃,預計價格還要上漲。
“如果新冠疫情平息,供給與需求才能逐步恢復正常。美國通貨膨脹導致成本逐年上升,魚糜價格恐怕很難回歸到往年了。”他說。
在日本,秋冬季是魚糜消費旺季,大廠商已開始著手準備,試圖通過提升生產效率來抵消部分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調整難度較大,原料價格高漲產生的負面影響不斷放大,管理和業務模式將面臨更多困難。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