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深圳特區報:作為恢復深圳海洋生態資源、營造海底森林的重要舉措之一,楊梅坑人工魚礁工程昨天順利完工。該項目是深圳市第一個大型人工魚礁建設項目,同時也是深圳市農林漁業局2007年度責任白皮書承諾的重點項目之一,全市治污保潔工程重點項目之一。
楊梅坑人工魚礁區位于龍崗區南澳街道辦楊梅坑村附近海域,建設面積2.65平方公里,總投資1537萬元,分成18個小礁群,投放10種不同類型的礁體2202個。該工程從2006年11月1日開始建設,到昨天宣告全面完成。該礁區的18個礁群布置共有3種類型,每個礁群120多個礁體,共5000-6000個空方量(即人工礁體所營造的內部空間),平均每平方公里為2萬個空方,是省海洋與漁業局規劃密度的2倍。
市海洋與漁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下記錄監測結果顯示礁區已聚集了相當數量的魚類種群及其他海洋生物,生態效應已初步顯現。通過采樣統計,礁區海域海洋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明顯增加,浮游植物含量由5.25萬個/升增加到8.36萬個/升,浮游動物含量由38個/升增加到4700個/升,增加了123倍。
目前我市有4個人工魚礁區海域,分別是楊梅坑人工魚礁區2.65平方公里、鵝公灣人工魚礁區2.54平方公里、東涌-西涌人工魚礁區2.15平方公里和背仔角人工魚礁區0.62平方公里,總面積7.96平方公里。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