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的耕耘與沉淀,讓湛江成為全國重要的水產種苗、養殖、加工和出口基地,形成了集水產品加工貿易、種苗繁育、飼料生產、生物制藥、機械制造、包裝運輸、智能服務、休閑漁業等多行業手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水產產業年產值500多億元。2020年,湛江水產產量124萬噸,擁有水產養殖場(戶)22440個,養殖面積8.27萬公頃,養殖年產量104萬噸,深海網箱數量達3300多個,年產量12萬噸。
隨著湛江水產業的持續壯大,涌現了一大批優質企業和卓越成果。2021年11月18日,湛江市水產成果展在湛江會展中心隆重舉辦,數百家湛江域內的水產企業前來展示與交流,在這其中,廣東恒興無疑是其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30年恒興路
創立于1991年的恒興,經過30年的發展,旗下已經擁有恒興集團和恒興股份兩大集團公司,業務遍布全球,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山東、天津、吉林等國內省市,以及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埃及、沙特等海外地區設有78家子公司,年營業額超過210億元。
在本次成果展上,恒興在飼料板塊的成就尤為吸人眼球,除了在對蝦、海水魚、淡水魚等飼料品種上取得的優異市場成績外,還主持參與制訂了斑節對蝦配合飼料、軍曹魚配合飼料、美國紅魚配合飼料、南美白對蝦配合飼料、石斑魚配合飼料、魚粉(飼料原料)、飼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鑒定、大黃魚配合飼料和凡納濱對蝦育苗技術規范9項國家標準,擁有20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所獲行業殊榮不勝枚舉。
作為南美白對蝦產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企業,恒興在對蝦板塊的成就深受行業認可。居安則思危,對南美白對蝦卡脖子的種質問題,恒興多年前就開始了自主選育工作。經過多年努力,選育出的“中興1號”與美國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引進的相比,抗病指數提高47.22%,養殖成活率提高20%,成為首個國家認定的南美白對蝦抗病品種,攻克優質親蝦卡脖子的技術瓶頸,打破國外親蝦壟斷的局面。
走出去,全產業鏈齊頭并進
隨著水產行業的發展,產業鏈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核心點。廣東恒興所擁有的種苗繁育、飼料產銷、動物保健及獸藥、養殖、水產食品、智慧漁業、投資金融以及港口等產業鏈業務,無疑讓恒興在企業發展和行業競爭中快人一步,其旗下的山東恒興智慧漁業產業園、恒興海洋食品工業園、恒興食品城市央廚工業園、湛江綜保區農產品加工及供應鏈產業園、南美白對蝦育種中心產業園,5個產業園項目讓恒興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
除了國內市場版圖的開發,恒興從2005年也開始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投資建廠,目前已在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埃及、沙特等海外地區設有分子公司,逐步完善在全球的戰略布局。其在埃及建設的埃及國家漁業產業園,涵蓋場地規劃建設、養殖、種苗繁育、飼料生產、水產加工等,是迄今為止中國水產行業輸出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在國外建設的最大的水產工程項目。
“數智化”平臺引領行業
作為生產者,企業出產的產品終究要讓消費市場來評判,而今,新時代的消費者對水產品的提出了美味、健康、安全、生態的新要求。但在養殖中,水質的優劣往往影響著水產品優良品質。企業要如何應對消費者所提出的安全、健康、美味水產品的需求?廣東恒興董事長陳丹先生認為,智慧漁業才是出路。
2016年恒興開始提出并踐行這一新型養殖模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采用精準投喂、精準容氧、科技化智能化管理,來建立最優的生產模型,用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產能的同時,還能生產出優質、健康、安全的水產品,解放了勞動力。
如今,恒興的數智化平臺已經擁有10000多名注冊用戶,3200多家規模化養殖場在線使用,30000多臺物聯網設備在養殖場應用,實現養殖過程、生產加工各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陳丹表示,如今漁業“數智化”依然處于初始階段,未來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整個漁業才有更好的發展。
恒農興邦
恒興一直秉承著“恒農興邦”的愿景,堅持“專業化、產業化、國際化、數智化”的發展目標,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標準+服務”的農業產業化運作模式,為終端養殖戶提供“種苗+飼料+動保+養殖技術服務+產品訂單”的整體解決方案,積極打造從塘頭到餐桌的安全、營養、美味的水產食品產業鏈。
“企業小的時候是自己的,企業做大了就是社會的。”這是陳丹經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和恒興經常在做的一件事。成立30多年來,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恒興一直在踐行著大企業的社會責任,累計捐款超過3億元,每年為養殖戶經銷商提供的扶持資金超過10億元,累計免費培訓超過160萬人次,免費培訓經過超過4億元……
這樣的恒興,我們相信,她會走得更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