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挪威非政府組織Trygg Mat Tracking(TMT)發布一份題為“Squid Fishing North West Indian Ocean: Clear as Ink”的報告,揭示中國遠洋漁船在阿曼至印度西海岸公海水域實施大規模魷魚捕撈。
作者/ Louis Harkell
編譯/ 胡路怡
TMT分析師Eleanor Partridge告訴UCN:“情況非常令人擔憂,但對于某些人來說并不意外。我們會讓區域漁業管理組織(EFMO)參與決策討論的國家和組織看到這份報告!
“IOTC (印度洋金槍魚委員會)是該區域的漁業管理組織,其任務是確保印度洋的金槍魚資源得到有效管理,中國也是成員國之一,很多中國漁船都是IOTC授權的,但主要是金槍魚捕撈船和金槍魚延繩釣船,并不覆蓋魷魚業務。”Partridge說。
“在進一步掌握印度洋漁業規模層面上,我們的報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相比幾年前基于AIS(自動識別系統)做的報告,這份新報告提供了圖片文檔,能鑒別船只大小,能看到一些金槍魚的兼捕(bycatch),肯定也更能引人注目!盤artridge說。
印度洋捕撈的魷魚品種與市面上銷售的槍烏賊和阿根廷魷魚不同,業內稱之為印度洋魷魚(Uroteuthis duvaucelii)。
一位消息人士稱:“據我所知,印度洋魷魚是最近兩三年才開始捕撈。這個品種質量相對較差,個體偏大,水分高,價格也低,一般只有秘魯魷魚的60-70%,價格最高的時候賣到每噸1,200美元!
“印度洋魷魚一年產量大約有10萬噸,這個沒有問題。最近幾年產量也比較穩定,但我們沒有做印度洋魷魚的加工,主要因為它的品質偏低!彼a充。
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最近幾年中國市場上的印度洋魷魚供給大幅增多,其他品種供應量多多少少有所下降。
“過去,印度洋魷魚只是金槍魚捕撈業的一個副品種,2018-19年以后,印度洋魷魚產量陡增。而就在同一年,中國魷魚產量下滑,整體價格上漲,為印度洋魷魚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了條件!
“印度洋魷魚有著兩個優勢,一方面是產量大,另一方面是價格低。出售印度洋魷魚的商家一般可以確保供應穩定,正因如此,印度洋魷魚才逐漸進入了大家的視野,成為遠洋船隊的捕撈目標。”
TMT報告指出,許多在印度洋捕撈魷魚的船只間歇性關閉AIS系統,導致信息識別質量下降,給漁業監管帶來挑戰。不少漁船在海上進行轉運裝卸,少部分漁船有進入阿曼和也門專屬經濟區的痕跡。中國科研船也常在該海域巡航。
TMT認為,2021-22魷魚產季啟動了,西北印度洋魷魚捕撈業的管理和監管十分有限,不僅對魷魚種群的可持續性構成威脅,還可能影響該地區的其他漁業活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