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報道,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收購湛江中聯養殖有限公司蝦苗場及其團隊,設立湛江恒興中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湛江恒興中聯)。
恒興2002年開始涉足對蝦人工選育,投資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是國內最早進行對蝦人工選育的民營企業之一。2004年,湛江恒興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恒興布局種苗板塊的重要一環。
2003年,恒興公司投資建設被譽為“藍色硅谷”的“國家863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是國家科技部批準立項的國家“863”計劃之一,依據用途分為對蝦良種選育、SPF親蝦培育和人工育苗,海水魚類的親魚培育和人工育苗,營養與飼料研發等幾大功能區。基地建成以來,先后承擔或參與國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關項目及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成為我國南方對蝦標準化育苗和養殖的核心基地。
恒興與中山大學合作成功選育出第一個國家認定的南美白對蝦抗病新品種“中興1號”,先后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南美白對蝦良種場”、“中國對蝦種苗20強供應基地”、“廣東省水產良種場”、“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廣東省星火計劃產業帶建設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恒興在對蝦種苗領域已頗有建樹,此次恒興收購中聯的種苗場邏輯何在?收購之后會有何調整和布局?將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這是業界最為關心的。近日,水產前沿采訪了湛江恒興中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原湛江中聯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軍遠,以了解收購前前后后的故事。
陳軍遠 湛江恒興中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右)
記者:請問原湛江中聯蝦苗團隊加入恒興,是基于什么背景?據說您還有很多機會,為何最終選擇和恒興合作?
陳軍遠:如今業內種蝦的品種如雨后春筍,百花齊放。誰也不知道明年到底哪個種蝦表現好,大多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為求穩妥,很多苗企采取抱團取暖的辦法,聯合起來,多進幾個品種,共同進退。對于規模不大又單打獨斗的苗企,就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我們以前在這方面有著諸多限制。種蝦,仍然是國內苗企目前無法擺脫的痛。恒興在親蝦培育、親蝦篩選上做得較好,加入恒興大家庭,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機遇和得到新的發展平臺。
在中聯工作了10多年,最大的收獲就是總結了一些自己認為有用的東西,但離自己的目標還是有相當的距離。所以做選擇的優先項不是待遇問題。當然,加入恒興后,我們的待遇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這10多年來,我們在生產端一直運營得很好,但銷售方面是欠缺的。現在的客戶與以前的已經大不一樣了,他們不單是要產品,還要質量保證,更要售后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講,靠賣小苗賺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沒有終端標粗場、沒有銷售團隊、沒有售后服務將寸步難行。恒興在飼料板塊的市場份額很大,有強大的團隊在運作,營銷服務能力強,銷售渠道也很健全,將對種苗銷售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恒興的種苗多年來在業內已樹立起較好的品牌,尤其是這幾年,以優質的種苗助力蝦農養殖成功,成功率高達90%以上。能持續有這么高的養殖成功率,這在種苗業內是極為少見的。恒興對做大做強種苗板塊充滿信心和決心,加入恒興時間雖不久,我們也感受到這份信心。
湛江恒興中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團隊
記者:中聯加入恒興大家庭后,湛江恒興中聯的角色和位置如何定位?
陳軍遠:加入恒興后,湛江恒興中聯種苗是恒興三大種苗公司(南方海洋、山東種苗、湛江恒興中聯種苗)中的一個,由總部統籌安排,各子公司獨立經營,協同發展。既能延續原來我們在生產端的優勢,又能借恒興強大團隊的東風。幾年后,三方整合,說不定已是另一番光景。
記者:您的人事工作和湛江恒興中聯的經營上是否有大的調整?
陳軍遠:我還是負責湛江恒興中聯的整體運營,基本上保留了原中聯種苗場的團隊,尤其是育苗的核心團隊,原來的人員全部留下來。這里既有整體待遇的提升因素,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大家從中看到了做一番事業的希望。為了能夠充分發揮恒興中聯在技術方面的優勢,恒興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并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資進行改造升級。
湛江恒興中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車間升級改造
湛江恒興中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車間升級改造
記者:原中聯蝦苗的質量和育苗技術體系在業內有口皆碑,并擁有很多高端客戶,你們是怎樣做出質量穩定的蝦苗的?
陳軍遠:我們始終堅持質量至上原則,一直在追求數字化、規范化和流程化生產。產品質量的可靠性、生產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是我們懶以生存的法寶。
恒興在產業數字化上發展沉淀多年,我們可借助恒興的大平臺,把我們原來的東西做得更好,同時也可以把我們這么多年做的數字化、規范化、流程化的成果反饋回恒興。我們目前的規模不大,成本不低,所以只能做高端客戶。
記者:恒興原本在種苗行業已有多年的市場和技術沉淀,多年來也是有口皆碑,尤其是近幾年,一苗難求。加入恒興之后,湛江恒興中聯可以在哪方面得以加強改變?對恒興種苗板塊而言,又可以得到哪些加強改變?
陳軍遠:加入恒興后,在投資方面、銷售方面和技術方面都會得到加強。對恒興種苗板塊而言,生產端會更加穩定,質量方面會更有保證。
記者:收購之后當前主要有哪些工作?未來的發展戰略可否透露?
陳軍遠:當前的工作主要是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改造。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明年會有更多的品種供應:中興1號、高抗一代、快大一代和斑節蝦苗。未來的發展可能會嘗試著往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方面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