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北海日報:“住海邊、吃海鮮、玩海面”這是北海這個濱海旅游城市的一大特色,春節(jié)將至,海產品是一個送禮佳品,出海捕魚也是一個大好時機,但較多的漁船卻停在漁港內,無任何出海的跡象。漁民為什么放棄這個賺錢機會?
近日,從北海地角漁港到外沙內港,聚集了100多艘漁船,船主分別來自北海市區(qū)、合浦縣,他們停在港內有的已經一個月了。采訪中,幾位漁民說,柴油價格一路上漲,漁民難以應付,2007年休漁期前柴油價格為5200元/噸左右,到了開捕期柴油價格為5508元/噸,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價格升高了300元,10月30日以后,柴油的價格就一直攀升。從5508元/噸一直升到6048元/噸,黑市油價漲得更離譜,價格是7800元/噸,比正常油價高出1000多元。比如:“一個發(fā)動機功率為350匹馬力的漁船出海一趟需12噸柴油;價格6000多元/噸;工人大概8個;平均每人工資1500元/月;伙食費、冰塊、機油費用8000多元;出海15天計算,出海成本94000元。但捕回的魚正常情況下才賣出7-8萬元,這么一來總虧本1萬多元。”一桂北漁船李姓船主向記者算了那么一筆帳。
據北海市漁用柴油補貼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說,“2007年國家對作業(yè)的漁船分兩次補貼,第一次補貼的漁用拖網船每千瓦為350多元,圍網船每千瓦250多元,刺網和竹排船每千瓦230多元,目前北海市(不含合浦縣)的作業(yè)的漁船,得到柴油補貼1.43億元。雖然政府對漁業(yè)用油進行了補貼,但由于油價偏高,這些補貼對漁船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只能抵消漲價部分的三成左右,遠遠解決不了實際困難。為了節(jié)省開支,一些船老板開始辭退工人。”
采訪中漁民李先生說,由于石油公司供應柴油量少,有時出現(xiàn)斷油,漁民只能通過“九八佬”中介買油。正規(guī)渠道開出的柴油價格為6048元/噸,到“九八佬”手里,賣出去每噸柴油價格卻上漲1000多元。
北海市海城區(qū)地角漁業(yè)發(fā)展促進會何會長說,“柴油價偏高,漁民的出海作業(yè)和日常生活陷入困境,加上有人炒高價油,一些漁民想賣掉漁船,償還債務。對于漁船不出海,何會長認為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油價高,二是油價補貼(有的)沒有到位,三是漁汛(產量)低。”
隨后,記者又來到僑港碼頭了解情況,據一些漁民說,燈光船和一些淺海作業(yè)的小漁船都已經出海捕魚,只有一些大漁船不出海,因為油價高,漁船作業(yè)成本支出,都是以虧本而告終,所以只好等待油價再降再計劃出海。更多的漁民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打擊黑市炒作油價,減少中間流通環(huán)節(jié),保證柴油正常供應。
記者到北海市貴州市場了解情況。養(yǎng)殖的淡水羅非魚、薄鰱魚等價格沒有多大的變化,而捕撈回來的海魚價格上漲,一位從合浦來北海做海鮮生意的黃姨說,紅針魚前兩個月賣出的價格每公斤7元,現(xiàn)在價格每公斤為11元,比以前高了4元,賣出的魚價高,買魚的人少,生意不好做。
油價就像股市的指數一樣,牽動著漁民的神經,也困擾著漁民的收入和漁業(yè)經濟發(fā)展,采訪中,較多漁民真心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幫助理順關系,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漁業(yè)用油供應機制,為漁民造福、為漁業(yè)造福。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fā)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