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對俄海產品加征35%關稅,中企如何順應政策秩序?
作者/ Tom Seaman
編譯/ 胡路怡
7月19日起,英國正式對俄羅斯進口鱈魚加征35%關稅。根據業內解讀,本輪征稅對象僅覆蓋從俄羅斯直接進口和被當局認定為俄羅斯原產的商品,在第三方國家加工后制成附加值產品將不受關稅影響。
英國是鱈魚消費大國,其“炸魚薯條”系列菜品堪稱英國的“國菜”,所用的鱈魚原料約有一半原產自俄羅斯。英國海產公共機構Seafish運營總監Aoife Martin表示:“英國鱈魚無法自給自足,2020年本地產量只有4.7萬噸,進口量多達43萬噸,俄羅斯占全球鱈魚供應的45%,如果將俄羅斯從供應鏈中移除,勢必對行業產生劇烈影響。”
據Seafish的說法,加征的35%關稅適用于“在俄羅斯境內或俄羅斯領海捕撈”的魚類,以及“由懸掛俄羅斯國旗,在俄羅斯注冊的船只從任何國家領海或外海捕撈”的魚類。
如果俄羅斯原料在歐盟加工成附加值產品(如Birds Eye品牌魚條,由Nomad Foods公司在德國加工),再銷往英國,將繼續享有零關稅。每一款附加值產品都有其獨特的商品代碼,裹粉魚產品的代碼為160419,根據英國與歐盟貿易合作協議,商品原產地須更改為附加值產品加工所在地。因此,俄羅斯原料(真鱈、黑線鱈和狹鱈)在歐盟加工成魚條或裹粉魚片后,進入英國市場不再征收關稅。
Nomad Foods公司是俄羅斯狹鱈重要采購商之一,其品牌包括Birds Eye、Findus和 Iglo,產品銷往英國和歐盟國家。英國最大的海產公司Young’s Seafood也是鱈魚產品的采購商,其購買的冷凍魚片產自中國,原料由俄羅斯提供,目前也不被征收35%關稅。
Seafish認為,只要中國加工廠能“足夠”(Sufficient)將俄羅斯原料(去頭去臟,H&G)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產品形態質地發生了“實質性”改變,原產地將變更為中國,因此不受關稅制約。同理,俄原料在歐盟其他第三方國家加工,只要符合產品特定規則(Product-Specific Rules)要求,原產地也可以相應變更。
下表顯示,俄羅斯原料在中國進行加工,如只是簡單加工(如切割、冷凍、再包裝),同樣會被認為是俄羅斯原產,在最惠國稅率基礎上加征35%關稅。若進行深加工,比如將H&G制成魚片,則被認為是中國原產,只按最惠國稅率征稅。
在現行的最惠國稅率下,英國政府對進口冷凍真鱈和狹鱈魚片和魚排征收6%關稅,狹鱈魚排征收6%關稅,狹鱈魚片征收12%關稅。
Seafish稱,對于鱈魚原料的精細化切片和剔骨,無論是手動操作還是機械操作,都超越了簡單加工范圍,都將被歸類為“實質性”制造;同樣,真空包裝也是一個超越簡單包裝的過程,因為需要專門的設備。
Seafish提醒,魚類加工進出口過程必須滿足經濟合理性,不能僅僅為了改變原產地而特意規避關稅,商家應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決策,HMRC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和英國法庭擁有對所有相關法律的解釋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