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大通威主導水產業格局多年,行業會不會出現類似Chat GPT的新事物打破顛覆目前的格局?”日前,不斷有行業朋友和筆者探討交流,誰能成為水產界Chat GPT?誰是水產界的新英雄?誰能成為下一個海大通威,引領下個時代。
銘治?海盟?漁美康?好潤?民昕?旺海?杰大?海博?天馬?興牧威?聯鯤?誠一……新興企業和發展勢頭不錯的企業均被提及,“北銘治南海盟”被討論最多,一個代表飼料行業的異軍突起,一個代表蝦苗行業的突飛猛進,他們在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以特有的朝氣和活力逆勢突圍,兩家企業均輕資產的商業模式打造全產業鏈的服務平臺,這種商業模式日漸受到新一代創業者推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管窺中國40年的水產創業江湖,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英雄。如果說三十年前,正大在物質稀缺的時代率先騰飛,那么以科技主導的通威則是教會了養戶使用投料機后,使自己、也使行業獲得了第二次騰飛;如果說高舉服務營銷大旗的海大教會養戶調水后獲得行業內的第三次騰飛,通威海大的崛起徹底奠定了水產行業近20年的格局走勢。那么誰能成為下一個英雄?
01
輕資產運營模式開創新的風向標
簡單來講,過去幾十年,水產業主要有三大商業模式,一是專業化模式,也就是聚焦飼料或動保或種苗或流通加工單一環節打造專業化能力,建立起單點的效率優勢;二是小產業鏈模式,在單一環節打造專業化優勢后進行產業鏈延伸,如飼企+動保或種苗或流通,種苗+動保,動保+飼料,流通+飼料等;三是全產業鏈模式,從小產業鏈延伸至全產業鏈,從種苗、飼料、動保延伸至養殖、流通加工、冷鏈物流等;當然還有一些代工模式,包括飼料、動保、種苗和水產品加工的代工,但這些并未成為行業主流。
這些模式均是建立行業快速發展的供不應求建立起的建工廠招團隊的重資產發展模式,在行業普遍處于產能過剩,養殖群體年輕化、消費年輕化、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尤其是年輕化必然催生新思維、新模式、新業態。
銘治——創立于2019年,成立之時就在工廠打出“世界一流水產全產業鏈企業”的標語。在“服務養殖,分享成功”的核心價值觀指導下,銘治以開放、包容、共生的理念,通過打造共同創業的合作平臺,在行業中尋找最優秀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建產業鏈。通過合伙創業模式,打造產業鏈每個飛輪獨立轉動的反饋閉環,快速迭代形成產業鏈疊加優勢,真正做到為產業鏈的養殖戶、經銷商、業務員等全面增值,為產業鏈參與者賦能。
三四年時間,從三個合伙人創業,到成長為一家超300名員工,分子公司多達11家的集團企業;從不被看好到成為新生水產飼料企業的一面旗幟;銘治掌舵人張偉高瞻遠矚,充滿激情,開創了新型水產企業的打法與心發,輕資產運營,創新營銷,高舉高端飼料大旗,整合全產業鏈資源,成為新一代飼料領軍人物。
海盟——創立于2017年,開創篩選蝦苗模式,根據“大數據”形成篩選標準、種蝦跟蹤基地、選苗大數據中心、選苗團隊、檢測中心等幾大核心板塊,篩選體系包含種蝦來源及幼體發育成小苗的每個環節,與全國多家苗企都有深度合作,篩選苗也囊括當前蝦苗市場各大主流品系。
以篩選蝦苗為核心建立起強大的蝦苗銷售能力和對蝦產業鏈一站式技術服務平臺,海盟最終目的是打造類似京東、沃爾瑪等強大的平臺,不生產任何產品,但是優質產品都能夠在這個平臺上銷售,同時海盟還是全國首家打造第三方檢測全國連鎖品牌,已在全國建立20個檢測中心;不像傳統的蝦苗企業,擁有重資產的蝦苗生產基地甚至種蝦基地,海盟創始人莫智常以輕資產模式展現了新一代水產人的智慧、創新與進取。
當前,兩大巨頭爭霸給行業增添極大不確定變數,水產業逐漸來到變革的窗口期和十字路口,大企業變動引發新一輪高管流動的創業潮,企業激烈競爭促進縱橫捭闔,飼料價格戰競爭倒逼新的飼料創新,養殖端虧本激發技術創新和優質產品的需求,各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思維交匯碰撞,將會產生新的行業生態。
無論對于個人還是水產業,當前都面臨著時代快速變化、新商業模式顛覆舊商業模式的巨大挑戰。這種來自于時代的挑戰壓力,實際上遠遠大過于兩大巨頭之間的競爭抑或被競爭帶來的影響。
時勢造英雄,英雄更要造時勢。任何英雄企業的崛起,除了自身發奮圖強和行業的帶動外,更重要的是她能夠為行業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理念,解決養殖戶的現實需求,推進養殖技術進步, 成全行業的同時成就自身,從而引領市場潮流。北銘治南海盟的創新正是建立在養殖的成功基礎上,建立開放、共贏、合作的商業生態,未來他們也許未必會成為超級巨頭,但是這種輕資產模式將開創行業新的主流,成為新的風向標,給行業帶來新的思考與借鑒,尤其是全行業苦于兩大巨頭爭霸的時代背景下,需要新的英雄打破平衡,重構新的行業生態。
02
年輕化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變革
任正非曾在華為干部大會上說,“這個時代前進得太快了,若我們自滿自足,只要停留三個月,就會注定會從歷史上被抹掉。”
他道出的是當前這個時代的競爭特點——變化速度,是這個時代每一個企業最大的敵人。事物在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變化,如果不改變,不管你現在有多強大,你就會落后。
為什么很多大公司在面臨戰略轉折點,在行業發生變革的時候被淘汰掉了?“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不夠聰明、沒有錢,恰恰是因為他們在轉折面前,已有的成功往往會變成他們特別大的包袱,甚至已有的經驗和固化思維會束縛他們的思路。所以,我說死去的恐龍不是死在對手的手里,是死在自己的手里。”360掌門人周鴻祎在談到競爭時曾說了這樣一段話。
縱觀現代企業發展歷史,就會發現,企業的競爭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自己、是時代,而不是同行。盛極一時的時代驕子如摩托羅拉、北電、DEC等企業轟然倒塌,其實并不是被競爭對手打倒的,而是被時代的變化和自己的傲慢所擊潰。
不要以為農牧業就會發展很慢,不會出現快速顛覆事件。溫氏和牧原就是典型例子,2018年溫氏的生豬出欄量超過第二名的牧原疊加到第十名的出欄量總和,到了2022年,牧原的生豬出欄量超過第二名的溫氏疊加到第十名的出欄量總和,四年時間行業格局就完成了反轉。
再看看我們身處的水產業,當前最熱的話題是飼料變差,如若有企業處理不當,激起民憤,成為全產業“公敵”,政府加強監管,巨頭倒下或被顛覆也并非不可能。大企業的成功之處在于,能夠及時調整,突破瓶頸,使生產關系總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一切都在變革,一切都在創新,一切都在迷茫。我們今天討論新的英雄,不是討論“北銘治,南海盟”,而是討論水產的未來,水產的年輕化,新舊秩序的碰撞與更替,誰能引領水產下一個時代。“北銘治,南海盟”代表著新方向、新思維,張偉和莫智常則代表行業的年輕化,未來水產最有想象力和最大發展空間在于越來越年輕化,因為隨著養殖群體的年輕化,全產業鏈從業者的年輕化,企業家的年輕化,將會出現新的思維,新的技術、新的養殖模式,慢慢帶動水產業的變革和商業模式重構。
海盟全產業鏈模式助力全國養殖戶高產大蝦
人工智能時代,互聯網不僅是看得見的工具和手段,更是看不見卻又已經潛入每個人內心的思維。互聯網讓整個社會進入到平權時代,財富的積累和分配方式在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強音在點燃每個人的激情與欲望。哪怕最傳統的水產業也不例外。目前水產行業的發展格局,還是前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整個農業還沒進入互聯網時代,更談不上人工智能,所以顛覆性的變化連端倪還沒出現。未來的發展空間在于將農產品銷售與飼料經營,以電商平臺整合打通,再附加金融服務的系統性變革的盈利模式,產業鏈必然延伸到預制菜和食品領域,飼料經營和生產很可能變成整個系統的一個環節,甚至不是主要的利潤來源。
銘治集團總裁 張偉
廣東海盟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莫智常
商業競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每個階段都有領跑者和落后者,但沒有永恒的領先者,只有永遠的挑戰者。每個時代都有領航者,60年代的劉漢元,70年代的薛華,80、90年代也將會出現新的領袖,我們期望更多的挑戰者,更多的英雄,更多的張偉、莫智常, 期待更多的“北銘治南海盟”書寫新的奇跡,書寫新的規則,引領行業不斷向前,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