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下稱:明波水產)創立于2000年,至今已有23年歷史。多年來,明波水產一直在不斷地進行技術突破和研發攻關,實現了循環水養殖設備的自主創新和迭代升級。為突破地理空間限制、實現深遠海養殖,明波水產還建成了大型管樁生態圍欄“藍鉆一號”“藍鉆二號”,形成了“循環水+大型生態圍欄”陸海接力生態養殖模式。在第十二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期間,水產前沿采訪了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升,就循環水和深遠海養殖的話題,了解明波水產對市場的觀察和布局情況。
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文升
產學研合作為基礎,深研數字漁業為發展
記者:李總,您好!據悉貴司以循環水養殖名貴魚類育苗、養成為主,請您介紹一下目前公司的養殖情況。
李文升:明波水產專注于海水魚、海參和蛤蜊三大類產品的保種、育種、育苗和養成的工作。首先開展良種開發工作,其次進行苗種繁育、培育和規模化生產,最后通過陸海接力方式養成。公司還著重實施這三大類產品的全產業鏈建設,產品銷售方式有兩種:加工和鮮活,比如蛤蜊和大部分海參通過加工后銷售,蛤蜊可加工成生開蛤蜊和凍煮蛤蜊肉,海參加工成淡干海參和即食海參等,而海水魚主要以鮮活的方式供應市場。
公司當前陸基養殖規模達到1020畝,以工廠化循環水模式的養成車間為主,以及保種車間、繁育車間。保種車間有活體種魚、種參和種貝的種質儲存庫和以海水魚為主的精子冷凍和胚胎冷凍的冷凍種質庫。
工廠化循環水系統
記者:據了解,貴司注重科技研發與創新提質,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研究院所(校)有良好的合作,請您分享下近兩年循環水養殖有哪些技術上的創新或突破?
李文升:明波水產早在2003年就實現了海水魚全循環水養殖,為國內首家真正意義上的海水魚循環水養殖企業,迄今已有二十年。我們致力于成為循環水養殖領域的領軍企業,因此一直在進行模式和工藝的創新,其中就包括對養殖池和處理系統的關鍵裝備進行優化。
首先養殖池的優化。從過去的磚混結構到現在的PE/PP材質。這種新的養殖池材料質量穩定,池壁光滑并且不漏水,可連續使用30年甚至更長時間。此外,還可根據養殖品種差異化需求對池壁顏色進行定制,例如東星斑喜歡藍色的池壁,即可“量身定制”池壁顏色。
其次是循環水處理系統關鍵裝備的優化。從一體化的處理設備,如轉鼓式微濾機、一體化的處理系統、單體式或軌道式自動投餌機等裝備不斷優化升級,以及聚焦大流量設備如新型微濾機、氣動式投餌機等設備研制。另外,我們認為,未來循環水系統將會以模塊化的方式來簡易化組裝,即通過管道和其他連接設施進行拼接,拼接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明波水產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合作完成的《水產集約化養殖精準測控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也證明了公司在智慧循環水領域取得的成果和成就。
循環水模式大有文章
記者:貴司目前在養殖階段是否遇到一些難題?這對繼續探索大規模的循環水養殖有什么意義或啟發?
李文升:公司現有循環水模式是國內(從業者)較認可的循環水養殖系統,為進一步探索如何實現養殖裝備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公司進行了大量工作。根據市場調研顯示,當下國內許多企業對大水體養殖模式表現出了強烈需求,因此,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公司計劃在“北繁基地”(中國北方海洋種業繁育基地)建設兩個具有代表性種類的大水體循環水養殖模式示范車間,其中一個車間養殖大西洋鮭,另一個車間養殖暖水性中大型魚類,如大型石斑魚、鰤魚、黃帶擬鰺(今年新興的養殖對象)等。
北繁基地
此外,公司正在與挪威Viking公司進行溝通,旨在促進共性技術的交流與合作。Viking公司擁有三文魚大水體循環水養殖模式的關鍵核心工藝和技術。與此同時,山東海洋集團計劃在陸基上建立從三文魚卵到商品魚的完整產業鏈,以實現三文魚產業的全面發展。因此,未來公司希望與國內外企業院所全面合作,共同推動該模式的綠色發展。
記者:就目前循環水養殖在國內的普及程度而言,您認為大力推廣需要突破哪些因素?您認為它的未來發展前景怎么樣?
李文升:目前國內許多養殖企業是小型作坊式、家庭式的養殖模式,這些養殖規模較小。與傳統養殖模式相比,建設循環水系統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因此這類養殖場大多不能或不愿承擔這些費用,并且其中還存在許多的不確定因素,養成率和盈利難以保障。因此,在推廣循環水養殖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有行業標桿企業作為引領,鼓勵小規模的、分散的養殖戶和養殖場加入。
其次,行業整合將成為趨勢。隨著國家對漁業標準化和對綠色生態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一系列文件如《養殖尾水排放標準》相繼出臺和全面實施。為治理養殖尾水問題,需要引入相應的處理設施,不能再采用“大抽大排”的傳統處理方式,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在這種大環境下,小規模的、分散的養殖戶和養殖場將難以維持經營。因此,需要大企業來帶領和整合養殖戶或作坊式養殖場,使其成為企業的一部分,從而提高技術、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成為大企業某一車間的運營者,最終實現整個產業的升級。當然,政府的推動也是實現升級的關鍵因素。
循環水模式是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循環水模式并不僅僅是簡單的設備或工藝,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的養殖品種、養殖管理、病害防控、市場地位、價值提升以及漁機漁藝等一系列因素都需要在循環水系統中得到體現。另外,傳統的、資源消耗型的、對環境造成壓力的養殖模式將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因此,近年來國家一直在規范漁業高質量發展秩序,提倡綠色低碳養殖,各省份也在積極推進方案的落實。此外,漁業行業也遵循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這一法則正好能推進行業發展進程。
“陸海接力”創新模式,助力“南魚北養”
記者:請您向業者介紹一下明波藍鉆一號項目,目前的運行狀態怎么樣?您認為該項目為明波發展深遠海養殖有哪些啟示?
李文升:深遠海養殖是我國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可以整合和優化資源,同時拓展養殖空間。隨著其他行業對陸地空間資源擠占,用于漁業作業的空間受到壓縮,因此“向海洋要糧食”成為必行之路。在此背景下,公司一直在探索深遠海養殖的方向,最初采用了重力式深水網箱的生產方式,但生產過程中用人多、勞動強度大,為降本增效,在重力式網箱的基礎上,公司建造了“藍鉆一號”遠海大型管樁生態圍欄。
“藍鉆一號”遠海大型管樁生態圍欄
在我國,對于深遠海養殖設施和裝備主要倡導三種模式:大型養殖圍欄、桁架式大型網箱、大型養殖工船;“藍鉆一號”屬于大型養殖圍欄模式。該裝備建成于2018年,直徑127米,周長400米,水深13米,養殖水體近16萬立方米;雙層PET網衣;該設施可以實現優質魚類的大水面立體生態養殖。以斑石鯛為例,圍欄內的養殖密度并不高,而是采用大水體低密度養殖方式,每立方米水體產量不超過5公斤,同時投喂高品質餌料,以確保斑石鯛的最佳品質。此外,“藍鉆一號”的建設理念與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使命相契合。
“藍鉆二號”遠海大型管樁生態圍欄
將循環水養殖和大型生態圍欄兩種養殖模式相結合,創新形成“陸海接力”養殖模式。這意味著在冬季外海水溫低時,斑石鯛等優質魚類被養殖在循環水車間里,而在夏季海水溫度適宜時,則將其轉移到圍欄中養殖。這種養殖模式可以突破地理空間與自然環境的限制,實現南魚北養,為探索深遠海養殖發展和推動綠色可持續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啟示和實現途徑。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公司未來的發展布局以及產業發展的重心。
李文升:未來,公司將繼續在品種創新的基礎上,不斷致力于模式和工藝的優化,循環水、大型圍欄等養殖工藝升級以提高養殖效率,助力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公司還將按照“雙贏多贏共贏”漁業發展理念,致富漁民、引領漁業,為消費市場提供品質有保障、營養又美味的優質海產品,以及為漁業企業提供更好的陸海接力裝備和育養技術服務。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