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記者從寧夏藍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獲悉,從去年9月開始,該企業借助閩寧協作聯合福建寧德師范學院引進大黃魚進行試驗示范,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大黃魚屬于石首魚科海洋魚類,是中國近海主要經濟魚類。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海水魚、海水蝦進入銀川進行養殖。遠離大海,這些海產品如何實現量產?這要得益于近年來銀川市示范推廣的海水淡水同時運行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
位于賀蘭縣常信鄉譚渠村的寧夏藍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魚類養殖的科技型農業公司,近年來積極探索海魚陸養模式,目前已建起5棟“魚工廠”,年產十余萬斤南美白對蝦、鱸魚、黃鰭鯛、斑節蝦等水產品。
走進“魚工廠”5號車間,每個能容納30方水體的一排排養殖池分列兩側,在循環流動的水體中,幾近透明的蝦苗在水中來回穿梭。據悉,企業將蝦苗引進來后,先在淡化車間進行適應養殖,標粗至五公分左右再轉移至工廠化循環養殖車間,一年大約能產4茬蝦,基本全年不停歇。
而室內高達30℃至40℃的氣溫也讓人瞬間汗流浹背,而這卻是南美白對蝦最喜愛的生長環境。企業養殖技術負責人撒建軍介紹:“南美白對蝦喜溫水,每個池子的水基本控制在28度至30度之間,我們工人在這里面干活都得穿背心才行。”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具有節水、節地、節約控溫能耗、養殖生物生長速度快等顯著優勢,該系統借助智能溫控、水質調節、自動投料、循環水養殖等技術,再輔助微濾機、生化池等設備,做到了養蝦不換水的綠色模式,既可以保證水質的穩定,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也可以提高養殖的效率。撒建軍介紹,每個包含30方水體的養殖池每茬的產量大約為200公斤至250公斤,相當于外塘1畝的產量。
“我們已有10年的南美白對蝦養殖經驗,近些年也在嘗試一些新品種的養殖,大黃魚是我們今年的一個重點試驗示范養殖品種。”企業經理強佐洲介紹說,目前福建寧德師范學院安排了專業技術工程師駐場指導,在水質調節、水溫控制、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積累了養殖經驗。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解決了外塘養殖中出現的養殖時間短、耗水多、養殖面積大等難題,達到了節水、節地、高效的養殖成果。目前,賀蘭縣已累計建設漁業設施溫棚和車間48.24萬平方米,新建設施溫棚20680平方米,通過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稻漁立體生態種養等健康養殖方式,加快推進養殖節水減排。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