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科學網》報道,近日,科學家宣布最新世界海洋物種目錄(WoRMS)已達12.25萬個(科學家識別并整理出大約5.64萬物種別名,占全部物種的32%)。其中還包括5600幅圖片,分別鏈接至相關物種的分類文獻及其它信息。
在世界物種目錄開幕大會上,來自17個國家的55名研究人員匯聚比利時,共同商討計劃于2010年以前完成所有海洋物種目錄的注冊信息。WoRMS的主要專家估計,目前科學界已知的海洋生物約有23萬,仍有相當于此三倍的物種尚未發現,因此地球上共有超過100萬的海洋物種。WoRMS的共同創立者,奧克蘭大學博士馬克-考斯特羅(Mark Costello)說:“最新世界海洋物種目錄必須有確鑿的數據證明魚類及其他海洋物種數量正在減少這一事實。這一計劃將完善許多重要信息,尤其對研究漁業、入侵物種、受脅物種及海洋生態系統運行的研究人員和學者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將消除科學研究進程中由于名稱誤譯、拉丁拼寫的混亂、冗余以及其它一些問題所導致的混淆和阻礙。”
海洋中到底有多少物種?
這次比利時召開的會議上科學家正式宣布,至2008年底世界目錄上將有共超過20萬的有效名稱,最新世界海洋物種目錄(WoRMS)已達12.25萬個(科學家識別并整理出大約5.64萬物種別名,占全部物種的32%)。其中還包括5600幅圖片,分別鏈接至相關物種的分類文獻及其它信息。世界物種目錄大會決定于2010年10月第一份國際海洋生物普查數據(CoML)公布前完成首批約23萬已知海洋物種的名單。CoML的首席科學家羅恩博士指出:“要將其余幾千種生物都涵蓋進來還是很困難,因為這些生物或是缺乏有力的描述或是樣本丟失。而且在證據存在爭議的情況下,專家們也很難就某個問題達成一致。”CoML的合作者們建立的數據庫已經取得巨大的成效。他們的初步估計顯示,在探索的前八年時期內發現了幾千種疑似的新物種,其中已經完成對110種物種的正式描述。
分類學分析和描述過程是指要公布一個新發現的物種通常都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而這個過程通常都要經過詳盡徹底的比較,記錄,相互核實,公布并在博物館存檔已備他用后才能完成。這份調查統計是目前世界海洋生物研究中最大的一個項目,聚集了來自80個擁有豐富海洋生物研究背景的專家及研究員。這場項目自2000年發起以來,已有17個項目(這中間包括14個引導性領域的研究)檢測了世界海洋生物的所有方面。現在項目已開始由數據收集階段轉為數據分析階段,希望在2010年前公布第一份統計數據及最終報告成果。這將成為一次有關環境變化中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空前的信息基線。
在世界上的那些難以觸及的地方,如深海地帶,熱帶區,南極洲附近的南海區域,仍然難以獲取超過80%的已知但尚未描述生物樣品,特別是那些像甲殼類,蠕蟲類和軟體動物類微小生物。CoML科學控制委員會駐澳大利亞基地主席伊恩說:“過去,我們將發現一個全新的物種作為海洋研究領域中對研究人員的最高獎勵,研究員將有權利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發現的物種。”“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由于不斷會有新的物種被發現并記入文獻,就會出現個別研究人員將有幾百次的機會享有那樣的權利--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就有成千種生物因為普查而能最終正式記入世界物種目錄。”
世界海洋物種目錄工程任重道遠
據科學家介紹,在海洋世界中擁有拉丁別名最多的是一種稱為面包屑軟海螺的海洋生物,自1766年首次被記載以來,其在生物物種分類文獻中已經擁有多達56個名稱。它因被觸碰時碎成粉末而名,是一種無定形的塊狀,附著不久的海綿常呈地毯狀,向四面伸展,逐漸增厚,常見于陰暗物的縫隙中或懸垂物的下方,如巖石下。氣味與爆炸后的火藥味相似,顏色從深綠到淺黃不等(見圖)。在不同的時期,它被冠以不同的名稱。這其中當然更包括曾于17世紀50年代物種命名時,攀越相當于國際科學界巴別塔巔峰的卡爾·林耐(Carl Linnaeus)。他采用雙名法,以拉丁文來為該生物命名,其中第一個名字是屬的名字,第二個是種的名字,這種命名法一直沿用至今。正因為有了他的這種雙命名法,才有了如今各式各樣的海螺名稱:法國稱其為bulot,新英格蘭稱其為whelk,加拿大稱其為buccin,北海稱其為Wellhornschnecke,而科學家們普遍稱其為Buccinum undatum。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林耐因一個小小的錯誤而為一種抹香鯨同時取的四個名稱如今仍可見于世界文獻及數據庫中。為此,世界物種目錄將為未來的研究人員,數據統計者及教育工作者等理清所有這種鯨以及海洋生物的有效名稱。
來自WoRMS的一位統計科學家飛利浦·布歇說:“沒有一個通用的注冊名就來描繪一種生物,就好比不用索引目錄就建造一座圖書館一樣困難。”描述物種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新發現的物種數量的速度由于缺乏相關專業人員,海洋生物統計人員以及其他探索者發現,新物種發現的速度遠遠超過描述這些物種的速度。布歇博士估計每年有3800名海洋專家將至少1400種新的物種記入文獻。以這種記載速度來計算的話,那么要發現所有尚未知曉的物種,并對它們進行核實,描述及命名至少還需要500年的時間。
要提高發現并記錄海洋生物物種效率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組織具有全球性規模的統計及目錄注冊的合作。同樣,物種抽樣研究、圖片捕捉、資料管理、基因分析(如DNA條碼分析)、新分類學家的培養、以及聯線創新機制(如可以永久地為物種正式登記注冊的動物銀行)等等這些新技術也需要這種全球性的合作。比利時法蘭德斯海洋研究院主辦的這場世界物種目錄大會目前已收到來自世界各個組織發來的早期發現成果,這其中包括歐盟海洋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功能研究網,泛歐洲物種目錄基礎建設項目組,歐洲海洋物種目錄組織,Species2000 Europa網,國際海洋生物普查計劃(CoML)組,理查.朗斯伯利基金會,以及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同時,這次大會還將支持另一個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統,海洋生物統計網站(OBIS)的分類,包括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分布的信息以及其他資料,還有OBIS創建者科斯特洛博士的地址。此外,世界物種目錄還將為一些相關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企業提供服務,包括為每一種生物都創建一張網頁的生命百科全書,以及含有至少180萬已知動植物及各種生長在海洋或地表的菌類有效名稱冊的“物種2000”。
來自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的OBIS主席愛德華·范登·伯格說:“現代技術已足夠促成世界性的合作,以統一并確認生活在海洋深處的各類物種,推動這項超過250年的研究項目前進。”在法蘭德斯海洋研究員工作期間,伯格發起了這次世界物種目錄項目。他還說:“世界海洋物種目錄集和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統將成為今后重要的調查統計憑據。”
WoRMS數據管理負責人,來自法蘭德斯海洋研究院的沃德·阿比爾坦斯說:“一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實際上都有其雙重性:每一個已知物種的名字首先需要經過確認,與此同時,注冊還須隨時跟進研究步伐。”他還說代表各個分類組的專家將負責控制整個數據銀行目錄的質量。“事實上,每年還是會有超過100種新的海洋魚類被發現,也就是說,當我們忙于在火星上搜索生命時,在我們的身邊仍然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等待我們去發現。”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