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學時報訊: 讓我們來談談海虱的“勝利大逃亡”。這是一種讓大麻哈魚備受折磨的寄生甲殼綱動物。然而當它們的宿主被其他大魚吃掉后,這些寄生動物卻會“棄船上岸”,在食肉魚類身上“安營扎寨”。研究人員最近在《生物學快報》網絡版上報告說,這種之前未被認識的逃亡策略對于整個食物鏈而言絕對是一個壞消息。
由于大規模的漁業養殖,海虱的傳播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海域已經失去控制。緊密而擁擠的魚籠是這種寄生動物繁殖的溫床,它們會吃掉宿主的皮膚、肌肉和血液,并且頻繁地在那些幼年野生大麻哈魚群之間傳播。正是由于這一原因,野生大麻哈魚被海虱感染的速度正在飛速上升,甚至導致一些大麻哈魚種群瀕臨滅絕。
由加拿大伯納比市西蒙·弗雷澤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Brendan Connors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如今發現,海虱的傳播技能比人們想象的更為強大。研究人員讓未被海虱感染的食肉魚類——銀大麻哈魚和山鱒——與兩條幼年大麻哈魚待在一起,后者中一條被海虱感染而另一條未被感染。當食肉魚類吃掉其中的一條大麻哈魚后,研究人員對前者是否被海虱感染進行了檢查。結果發現,食肉魚類如果吃的是未被感染的大麻哈魚,則其自身也安然無事;如果吃掉了被感染的大麻哈魚,則食肉魚類被感染的幾率為70%——海虱會跑到它們的新宿主身上,這一過程用肉眼都可以觀察到。Connors表示:“這太讓人吃驚啦!”他說:“這些海虱會從大麻哈魚的身上準確地‘蹦’到捕食者的眼睛附近。”
與雌海虱相比,會有更多的雄海虱逃離它們的宿主,這一發現讓蒙彼利埃市法國國立研究所的寄生生物學家Frédéric Thomas感到尤為困惑。他說,這種情況,即雄性能夠逃脫死亡而雌性大量死亡,在進化上只有死路一條。
英國阿伯丁大學的漁業生物學家Alan Pike強調,這些海虱只能在大麻哈魚身上存活,這其中包括大麻哈魚和鱒魚。如果逃亡的海虱落到了錯誤的捕食者身上,它也是無法生存的。Pike想知道的是,海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究竟如何生存。
Connors認為,海虱的救命一跳表明,漁業養殖場不但會被幼年野生大麻哈魚所傳染,甚至還會被最終吃掉它們的食肉魚類所感染。他說:“我們尚沒有考慮這些海虱在食物鏈中的傳播情況。”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