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農民日報訊:為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的技術性保護措施,提高水產品質量,浙江舟山市水產品出口行業協會建立對外貿易預警機制示范點。此舉不但使企業得到了實惠,而且提高了出口企業的預警能力,受到浙江省外經貿廳的贊揚和肯定。目前,預警機制示范點已達39家出口水產企業。
浙江是我國的外貿大省,也是遭遇國際貿易壁壘的重點地區。從2002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至今,浙江產品已遭遇來自歐美等21個國家和地區所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調查222起,直接涉案金額40億美元,涉案企業3000多家。為了使政府和企業更早地獲取國外貿易壁壘的信息,浙江省在經過逐步試驗推進后,近期推出首批20個對外貿易預警示范點,舟山市水產品是其中之一。
舟山出口水產企業預警機制示范點由舟山市出口水產行業協會和舟山市外經貿局WTO舟山咨詢服務中心組成。他們建立預警機制,可隨時通過行業協會網站向企業及其他有關部門發布信息。
預警示范點成立1年來,及時建立了全面、制度化的預警信息收集、分析和發布以及有效地預警應對機制,擴大建立水產出口企業示范點范圍,使示范點由初期的20家擴大到39家。同時對所有預警點中的企業都設置了預警員,并進行業務培訓,從而夯實了預警基礎。
預警點目前的重要工作首先是開展了出口水產企業在國內如何有一個公平、寬松的出口環境,以質量為企業生命,抓好出口前的安全、質量關,使出口水產協會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其次,國外有關“二反二保”貿易壁壘,官方新發布的預警信息等及時收集整理,并向有關政府部門和企業通報,研討對策,形成有效互動,提高應對和防范國外貿易壁壘的能力。
水產品預警機制建立1年來,共上報主管部門及企業發布預警信息44篇(其中9篇是歐、美官方預警信息),調研原創材料35篇,發布內部信息24期。同時,向有關部門提出的建議被采納,為水產品出口創造了經濟效益和良好的出口環境。
該預警點于去年7月30日還向國家質檢總局上報了《關于對加貼檢驗檢疫標志的幾點意見》,國家質檢總局對此非常重視,通過浙江檢驗檢疫局轉告舟山出口水產品行業協會,取消了在銷售內包裝上加貼檢驗檢疫標志的決定,使企業受益匪淺。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