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8/5訊 詔安的對蝦幼體培育基地,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成為聞名全國的國內最大的對蝦幼體培育基地之一。
有著64公里海岸線的詔安縣是我省對蝦養殖的主要基地,以前蝦苗全部由異地空運而至,成本高,成活率低,制約了對蝦養殖業的發展。1990年,專家考察詔安認為該縣梅嶺、鐵爐港一帶海區具有無污染、水質穩、咸度高等自然優勢,是對蝦育苗的“風水寶地”。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同年由臺灣林先生帶來資金、技術創辦的首家育苗場“瑞發”落戶梅嶺,并成功地培育出斑節對蝦、東方蝦苗、羅沼氏蝦苗等對蝦幼體,結束了該縣對蝦苗依靠“進口”的歷史。之后,政府出臺優惠政策,金融部門在資金上幫扶,又吸引了12名外商和6名當地農民前來辦場,使對蝦幼體培育場發展到現在的19家,形成目前水體容積1.29萬立方米、年產對蝦幼體550多億尾、蝦苗25億尾的對蝦育苗大基地。最近,汕頭一名客商也正在磋商到這里辦育苗場的有關事宜。
在培育對蝦育苗業的過程中,該縣十分重視技術的更新和蝦母的換代,使這個產業愈發走向紅火。他們先后引進、研究開發各類先進培育技術,引進新加坡、泰國、美國及海南等國內外優質蝦母,培育出斑節對蝦、日本對蝦、寬額對蝦、南美白對蝦、南美藍蝦等蝦苗幼體,其產品具有品種純良、成活率高的特點,因此倍受對蝦養殖戶的青睞。蝦苗業的興起,帶動了該縣海水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使對蝦養殖面積增加到2萬畝,還有80%以上的蝦苗幼體遠銷廣東、江蘇、浙江、遼寧等10多個沿海沿江省市,年產值實現5200多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