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新華網香港6月7日電 香港城市大學7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海洋含氧量低會令雄性魚類數量增加,使魚類雌雄比例失衡,進而引發魚類絕種危機。
這是全球科學界首次獲此發現,研究結果已于5月份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上。
研究人員使用世界各地常見的淡水魚品種斑馬魚作研究,發現在正常含氧量的環境下,繁殖出的斑馬魚61%為雄性,而在缺氧的環境下,雄性斑馬魚的數量則上升至75%。
負責該研究項目的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講座教授胡紹燊表示,缺氧能壓抑控制魚類胚胎的性荷爾蒙和性別變異基因的活動,繼而影響性別分化和發展,令雄魚比例增加。在兩性失衡的情況下魚類繁殖的機會大大減低,使它們面臨絕種危機,且令全球漁業產量下降。 胡紹燊說,一般咸淡水交匯處如珠江三角洲流域一帶,會自然形成海洋缺氧現象。而當農業肥料和生活廢水等污染物流入湖泊和海洋中,便會產生富營養化作用,令海藻等浮游植物過度繁殖,這也能減低水中含氧量。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