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作為鯰魚的一種,革胡子鯰,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淡水魚之一。近日,由天津農學院和天津市德仁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革胡子鯰設施化高效養殖技術研究項目”,使革胡子鯰單位年產量提高了近40倍。
革胡子鯰,俗稱埃及塘虱,從埃及引入我國,具有生長快、抗病力強、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以往,畝產通常在1000-2000公斤左右,最多能達到15000公斤左右。
天津農學院科技處副處長郭永軍介紹說,在多年從事革胡子鯰養殖的基礎上,通過建造保溫養殖棚、水泥養殖池及供排水、充氣、動力系統的配套,形成了初步的設施化養殖模式,通過高密度、集約化養殖,實現了全年周期生產,最高單產量達60萬公斤/畝,使革胡子鯰單位年產量提高了近40倍,達到了高產高效的目的。
郭永軍說,利用高密度養殖技術和新型養殖設施可使體長4-5厘米、體重1.6-2克的革胡子鯰魚苗的培育密度高達1萬尾/平方米,培育周期30-40天可達到80-100克,成活率達到80%以上,苗種可進行全年培育生產。養殖實踐證明,通過科學的飼養管理和投餌馴化手段,可提高魚種的放養密度,使每養殖周期(90-100天)單位水體凈產量達到300公斤/立方米以上,成活率90%以上。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