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規劃建設萬畝海珍品基地,深?癸L浪網箱發展到1000個以上……記者今天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從今年起,本市將在養護傳統優勢種群資源的基礎上,發展海參、鮑魚等為主的海珍品養殖,全面推行生態化水產養殖,促進漁業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打造北方地區和全國重要的“黃金漁潮”。
萬畝海珍品基地將開建
為大力發展海參、鮑魚等海珍品養殖,本市計劃在即墨王村大橋鹽場規劃建設萬畝海珍品健康養殖示范基地。目前,該基地已經完成規劃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本月將正式開工建設,按照計劃一期工程將于11月份建成投產,二期工程建設也將盡快啟動。
與此同時,投資1400萬元在城陽建設的青島良種繁育中心將加快建設步伐,在建成10000平方米育苗車間的基礎上,引進凈化處理水設施等,開展大鯪鲆等名貴魚類養殖。
養殖場海上向陸上轉移
為拓寬高效漁業的發展空間,本市將逐步把養殖場由海上向陸上轉移,變池塘養殖為工廠化養殖,在膠南大場鎮等地建設青島市生態工程化養殖示范基地,大力發展工廠化養殖。截至目前,該基地已初步完成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入駐建設項目16個,建成工廠化養殖面積8萬平方米。
除膠南外,開發區、城陽、即墨等區市也將陸續規劃建設一批生態工程化養殖示范基地,在全市已建成兩萬畝工廠化養殖面積的基礎上,到年底前再增加至少一萬畝。同時,逐步實現由低檔魚類養殖到犬齒牙鲆、褐石斑、藍寶石等高檔魚種的轉變。
將啟動漁業修復計劃
下半年,本市將啟動今年的漁業修復行動計劃,與往年不同,今年除了放流中國對蝦、海蜇、日本對蝦、梭子蟹等常規品種外,在本市歷史上首次放流海參、鮑魚等海珍品。其中,在膠南市規劃建設海參品增殖岸帶,以此加快漁業資源修復和海珍品增養殖。
按照計劃,到年底,本市將發展池塘養海參面積5000畝,使全市海參育苗總數達到50億尾。此外,到年底,全市新發展深?癸L浪網箱200個,總數達到1000個以上,在膠南、開發區等地建成有一定影響力的、規;木W箱養魚基地。
近岸形成人工漁礁群
繼去年在嶗山附近海域投放10株巨藻苗、建5000畝的人工魚礁群之后,今年本市將繼續出臺人工漁礁建設規劃,在重要漁場和近岸優良海域建設大規模人工漁礁群,在保護漁業資源的同時,改善近海生態環境。
此外,嶗山區將加快建設沙子口休閑漁業區,開發區將全面啟動石嶺子礁生態漁業區等。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