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近日從國家漁業局了解到,自1985年中央《關于放寬政策、加速發展水產業的指示》文件出臺以來,我國水產品國際貿易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990年水產品總產量躍居世界第一;2002年水產品出口貿易名列世界榜首。經過二十年發展,以國內自有漁業資源特別是名優養殖水產品出口為主、以國際漁業資源來進料加工為補充的具有中國漁業特色的水產品出口貿易格局基本形成。我國已經從一個“吃魚難”的國家發展為世界漁業生產大國和水產品出口貿易大國。
國家漁業局局長李健華對記者說,二十多年來,國家漁業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動中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持續健康發展。一方面加強水產養殖技術革新,發展國際市場適銷對路的品種養殖。在世界各國中,我國較早地確立了以養為主的發展方針,并加大了技術攻關研究。八十年代末攻克了對蝦人工育苗和高產養殖技術,最先成為出口主打品種;九十年代攻克歐洲鰻魚高產養殖技術,鰻魚成為單品種出口額最高的水產品,在日本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為適應加工魚片需要,主攻大規格羅非魚養殖技術,羅非魚片順利進入了歐美市場。另一方面科學制定規劃,引導水產品出口朝產業化方向發展。2003年,漁業局制定了《優勢出口水產品養殖區域布局規劃》,選擇具有優勢的水產養殖品種和重點發展區域,從種苗繁育、養殖、加工全過程實行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規模化開發、產業化發展,全面實施健康養殖和質量安全控制,提高出口率,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經過多年努力,福建、廣東和江西鰻魚產業帶,海南、廣東、廣西對蝦、羅非魚產業帶,浙江、福建大黃魚產業帶,長江中下游河蟹產業帶,江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紫菜、裙帶菜產業帶,天津、遼寧出口鯉魚、鯽魚產業帶等都已初具規模。
他說,為提高出口水產品國際競爭力,國家漁業局在狠抓質量安全的同時,發揮勞動力低成本優勢,鼓勵利用國際漁業資源開展來進料加工。目前,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已成為世界上較大的水產品加工生產基地。此外,國家局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行業組織化程度,并積極做好對外溝通和談判,為水產品出口營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1997年以來,農業部、商務部和國家質檢總局等相關部門多次聯合組團赴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進行溝通和談判,消除誤解和偏見,妥善處理貿易糾紛,有效破解貿易壁壘,多次化解了一些國家對我國水產品實施制裁措施所造成的危機。我國利用WTO規則,于2004年啟動紫菜對日貿易壁壘調查案,成功破解了日本紫菜貿易壁壘,2005年我國紫菜第一次直接進入日本市場。
保持水產品出口貿易的穩定增長是漁業“十一五”發展的重要目標,國家漁業局有關領導向記者介紹,我國“十一五”末,水產品出口要確保突破100億美元,力爭120億美元,為此必須采取科學對策和有力措施。一是要明確發展方針,科學構建水產品出口產業戰略框架。現階段以及今后較長時期內發展水產品出口貿易的方針是:以國內自產水產品為主,積極發展來進料加工貿易,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按此方針科學構建水產品出口貿易新框架。二是實施質量安全戰略,全面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通過實施質量安全戰略,在國際上樹立負責任政府形象,打造“中國制造”信譽,創立國際知名品牌。三是堅持產業化發展,有效提高漁業組織化程度。加強現有六大出口優勢品種養殖區域建設,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培育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出口龍頭企業。四是利用國際資源,做強水產品出口加工貿易區。借鑒泰國建設金槍魚加工出口貿易區成功經驗,選擇具備發展水產品來進料加工區位優勢的大連、青島以及其他沿海港口城市,通過政府支持和引導建設一批有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水產品出口加工園區,增強示范帶動作用,提高國際影響力。五是營造良好環境,加快建立政府貿易服務支持體系。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的指示精神和七部委《關于擴大農產品出口的指導性意見》,建立健全長期穩定的出口貿易保障激勵機制,充分利用稅收、信貸和財政補貼等手段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提高國際貿易競爭力。認真做好WTO貿易規則談判工作,積極開展政府間多邊和雙邊貿易談判和磋商,破除各種貿易壁壘,為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創造公平、有利的貿易環境。加強水產品國際貿易戰略研究,做好政府信息服務,逐步建立重點水產品貿易信息發布系統和敏感產品出口預警體系,健全和完善涉及水產品出口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減少貿易磨擦。辦好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和中國北京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鼓勵和資助出口企業參加國際知名漁業博覽會和新市場開發、新產品推銷活動,向世界宣傳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讓世界各國消費者都了解并喜歡“中國制造”的水產品。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