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鮮亮的銀魚刺鼻子
執法人員當場取締用火堿泡魚的非法加工點提醒消費者購買鮮銀魚要觀色觸摸聞味仔細分辨
昨天上午,城陽工商分局市場工商所接群眾舉報,在一民房中查獲一用火堿加工“新鮮”銀魚的非法加工點,現場查扣3000公斤“毒”銀魚。
扮成買家敲開“黑”窩點的門
昨天上午,城陽工商分局接群眾舉報稱,城陽一民房中有人非法加工“新鮮”銀魚。執法人員5分鐘內趕到現場,發現這處民房大門緊鎖,任憑執法人員如何敲門,房內沒有任何動靜。隔了一段時間后幾名便衣執法人員以買主的身份上前敲門,門打開后執法人員立即沖了進去。
三個步驟造出“鮮”銀魚
執法人員在屋內看見一個水池中泡滿了剛剛加工完的“新鮮”銀魚,6個大桶盛著不知名的工業溶劑。執法人員在房間內還找到一袋未用完的火堿。據加工點人員交待,他們以便宜的價格買進銀魚冰盤,通過三個步驟加工:先將銀魚冰盤放入池中加水融化,再將銀魚撈出后放到池中用水沖洗一遍去掉雜質,最后將清洗干凈的銀魚放到火堿和工業溶劑配出來的溶液中浸泡。經過浸泡的銀魚,體積會比原來增大五六倍,而且亮度、光澤都特別好。
“毒”銀魚多數銷往外地
一名現場工作人員透露說,加工后的銀魚不在當地銷售,多數銷往外地,為避免被發現,發貨時間很早,一般每天早晨6時左右是外地車輛拉貨的高峰期。執法人員在現場始終沒有見到該加工點的負責人,執法人員當場取締這處非法加工點,并將現場3000公斤“毒”銀魚全部查扣,裝了滿滿一卡車。
辨識“毒”魚眼觀手摸鼻聞
據城陽工商分局有關人員介紹,非法加工點通常用火堿或福爾馬林泡出“毒”銀魚,消費者在購買時要仔細鑒別。火堿或福爾馬林泡出來的“新鮮”銀魚比正常的新鮮銀魚色澤鮮艷、亮度強,用手觸摸非常滑膩,用鼻子聞,通常有一股刺鼻的氣味。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