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河南省為促進水產業綜合效益的提高,積極推進水產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全省已經涌現出了一大批初具規模的水產企業,二三產業已成為水產業發展新的亮點和經濟增長點。
到目前為止,全省漁用飼料廠已發展到75家,年生產能力110萬噸,年產值近30億元;漁藥廠6家,年生產量1000噸,漁藥品種33個,年產值1億多元;水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2家,生產水產加工品20多種,加工能力從小到大,實現加工能力1.5萬噸以上,產值達到3億多元。水產品出口創匯從無到有,實現零的突破,2005年分別向日本、韓國、俄羅斯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出口銀魚、青蝦、泥鰍、彭澤鯽、田螺、美蛙、河蟹、金魚等20多個品種,水產品年出口量5000多噸,創匯1500多萬美元。水產品加工正在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主體、以優勢產品為重點、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發展格局。信陽市廣大水產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已走上“農戶+基地+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生產,濮陽市利用“公司+農戶”的形式,開展稻田、池塘養殖泥鰍,產品統一收購,遠銷海外;全省各類涉漁休閑、觀光、度假、垂釣場200多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直接效益2億多元,綜合效益超過4億元。昔日破舊荒涼的養殖場,今天已成為人們節假日游玩休憩的理想之地,休閑漁業正在成為新時期的亮點和水產經濟新的增長點。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