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清明前魚骨軟如綿,清明后魚骨硬似鐵。”這句老話是說刀魚在清明前口味最鮮,因此,每年的3月是捕撈刀魚的“黃金月份”。但記者昨從市漁政處了解到,曾經炙手可熱的“刀魚專項捕撈許可證”卻沒發完,而即使持證,也鮮有漁民出港捕撈。
“千網萬關”阻擋江刀“前程”
“沒有魚!”市漁政處副處長湯哲斌介紹說,前些年,長江南京段在3月上中旬就能迎來江刀。但近年來長江上的水閘網具太多太密,阻礙了江刀洄游至南京的線路。僥幸穿越“千網萬關”的江刀還要面臨長江生態惡化的考驗,存活下來的刀魚還可能因漁民惡性捕撈,來不及產卵就“被捕”,往往僅有極少的江刀能到達南京,F在南京段江刀的捕撈量只有上世紀70年代的20%,江刀魚汛早在1998年就沒有了。
“無利可圖,漁民自然不愿冒險!睖鼙笳f,捕撈江刀,出船得花幾十元的柴油費,還得用極易破損的價值上千元的專用流刺網。如果幾天捕不到魚,虧本在所難免。這就導致漁民只能手握許可證待港,而不敢輕易撒網。
湯哲斌估計,江刀到南京大概還要等上好些天。但惠民橋水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科科長章茂華說,刀魚的產卵期在清明前后,產卵后,刀魚積聚的油脂和營養容易被消耗,口味大不如前。價格也會下滑,也就沒什么人捕撈了。因此,如果不是江刀有“清明后魚骨硬如鐵”的“護身符”,江刀可能早就滅絕了。
江刀天價“身不由己”
一盤清蒸江刀售價萬元。3兩以上的江刀售價3000元1公斤。江刀天價的傳聞不絕于耳!拔镆韵橘F。”章茂華說,在他的印象中,江刀的價格每兩年就要猛漲一次。
“魚少,從事江刀捕撈的漁民就少,市場上的江刀自然更少,價格也就暴漲了!被菝駱蛩a品批發市場專賣江刀的老板朱發清說。
在他的攤位上有個白色泡沫箱子,透過碎冰和保鮮膜,能看到幾十條20厘米左右長的銀白色江刀。“現在的江刀越來越少,越來越瘦了!敝彀l清說,10年前,僅在南京長江大橋下面就能收到上百斤的刀魚,而且個頭比現在的大。可如今繞長江沿線一天也收不到幾斤。現在市場上的江刀主要來自江陰、靖江、南通等地,還有一些湖刀、海刀,甚至有的是去年“保鮮江刀”,南京段的鮮江刀已難覓蹤跡。
朱發清說,過去是魚販子駕船前往長江拿貨,現在只能等著漁民來聯系,因為魚販子們都無法預知江刀“降臨”的時間。如今惠民橋水產市場賣江刀的只有一家,而過去市場上出售江刀的店鋪有三四十家。
恢復長江生態環境尤為重要
惠民橋水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科科長章茂華回憶說,他上一次吃江刀還是在8年前。
他說,早在二三十年前,普通人家吃刀魚就像現在吃小毛魚一樣,一斤才幾塊錢。現在市場上的“天價”江刀主要是飯店購買或用于送人,普通人家根本不敢想。
野生江刀瀕臨絕跡,那么江刀能不能人工繁育?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周國平透露,該所目前正在申報有關江刀人工養殖的課題。他說,盡管有些地方人工繁殖的刀魚已經出現,口味也差不多,但因為刀魚本身比較脆弱,人工技術還不成熟,成活率不高。
周國平認為,在提高人工繁育江刀技術的同時,對長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復不應放棄,否則,江刀可能就會像已經絕跡的長江鰣魚一樣,還來不及資源保護,就已經消失了。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