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西中華鱉苗供應量減少,價格高漲
現在是廣東外塘甲魚養殖的投苗旺季,各地養殖戶紛紛在為來年的生產做準備。但時至6月中旬,受主產地湖南、江西中華苗和蛋短缺的情況影響,各地的供應量很少,頭批中華苗報價達到6元/只,而臺灣苗僅為1.2元/只。6月16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從在順德召開的順德區龜鱉業信息交流會上了解到,今年的甲魚苗種市場呈現出兩個特點:中華苗貨源短缺,價格較高;臺灣苗大量上市,價格一路下滑,直接導致省內臺灣苗投苗量大幅增加。
中華苗價居高不下
現在中華苗的行情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在這次交流會上,來自東莞綠卡公司的麥熾銘表示,今年綠卡將有400-500萬尾的中華苗出售,至于價格,在6月將始終保持6元/只的水平,到了7月會降到5元/只,大概是每過一個月,價格降低1元/只。“現在公司大部分的中華苗已被訂購,剩余可出售的數量并不多。”麥熾銘說。
來自東莞的甲魚苗種大戶胡先生告訴記者,在6月,他賣出的中華苗價格也將保持6元/只的價格,而且貨源會比較緊缺。至于接下來幾個月,會定出什么樣的價格,現在還不能確定,同時他也不敢輕易接單。
而順德的蘇老板則表示,今年湖南遲遲未有大批量的苗種上市,而江西苗則達到了十年以來的最高價,臺灣蛋大量堆積到廣東市場上。這樣就使臺灣蛋和苗種經營者現在十分謹慎,一改往年按照經驗排蛋孵苗的做法,今年只有接到了訂單后才去接收甲魚蛋孵苗,而且價格的協商也變得很細微。他估計,由于湖南、江西產地自身的原因,導致今年苗種產量減少并延遲,雖然會在一定時間內使中華苗價居高不下,但臺灣蛋和苗的上市量過大,“到了投苗末期,江西苗和湖南苗的價格將跌的非常快。”
會上,有不少苗種經營者和養殖戶都認為,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今年的中華鱉養殖應該降低密度,可以減少病害,加快生長速度,并且也降低了購買苗種的成本。而且應該緊跟相關程度較高的湖南等地市場,根據多方面信息來養魚。總的來說,中華鱉的賣點應該是質量,而不是產量。
臺灣苗需求量增加
參加龜鱉業信息交流會的除順德區各地的會員外,還有來自中山、三水、博羅等地的養殖戶代表。來自中山的梁先生介紹說,目前僅中山橫欄一地,就已經有超過500萬只已投放的臺灣苗,預計到今年投苗季節結束,臺灣苗的投放數量將超過1000萬只。而在過去,當地一直以養殖湖南和江西產的中華苗為主,據他估計,橫欄今年投放的湖南苗將從去年的150-160萬只降到50-60萬只。
而來自三水的何先生也表示,今年中華苗價格較高,臺灣苗的價格又一直下滑,使三水有不少原本一直養殖江西苗、綠卡苗(東莞綠卡公司生產的中華苗。編者注)的養殖戶改投了臺灣苗。“由于三水當地小規模的散戶較多,資金實力和未來的風險是很多人投苗的首要考慮因素,生長快而價格低的臺灣苗符合不少人的意愿。”何先生對記者說到。
而來自順德倫教、杏壇等地的不少養殖戶也紛紛表示,中華苗要6元/只的話,計算上損耗、成活率等因素,很可能僅苗種成本就要達到9元/只左右,而且2009年的市場行情還很難看得準,很多人選擇了風險較低的臺灣苗。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由于受市場低迷影響,今年投苗期,主產地之一的浙江甲魚投苗量減少了3-4成,而今年又恰逢臺灣甲魚蛋豐收,于是大量蛋轉移到廣東市場,造成價格下滑。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