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方農村報)本報訊 (記者孫歲寒)10月中旬的一天,增城經營羅非魚苗的鄧老板接到一個客戶的電話,想購買魚苗。但是進入10月以來,鄧老板場里的親魚產苗量很少,還不到往年同期的1/5,自己都不夠用,他只能婉拒了客戶,再多等十幾天看一看,希望那時候會有一些苗孵出來。
今年以來,珠三角一帶羅非魚苗生產普遍不理想。由于氣溫反常,較往年波動要大,年初3-4月份時候出現倒春寒,進入7-8月時全省氣溫較高,水溫不利于羅非魚正常繁殖,導致今年很多地區魚苗產量明顯下降,尾苗生產受影響更大。
現在,我省絕大部分羅非魚苗場在繁育技術和管理水平上比較規范,但都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態,親魚的生產性能和繁殖量高低基本取決于水溫的變化。據了解,羅非魚的適宜繁殖水溫在25℃-30℃,而進入7月以后,又出現持續高溫,使各魚苗場的親魚產卵量明顯降低。
番禺農科所的技術人員在接受南方農村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今年農科所的產苗量較去年下降了3千多萬尾,由于3-4月份時出現寒潮,他們把親魚從冬棚轉移到繁殖池的工作被迫推遲,到了5月中旬,才把親魚全部轉移完畢并開始產苗。而到了7月至8月間,又由于氣溫太高,親魚產卵很少,同時,持續較高的水溫又使他們把一部分精力放在病害防治上。
他還告訴記者,農科所根據測量到的各項生理指標,今年在加強親魚營養積累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且效果明顯,在場里親魚產卵時間縮短的情況下,繁殖性能有一定加強,個體產卵量略有增加,保證了今年賣苗任務的完成。
同在番禺的廣東羅非魚良種場的符工程師也表示了相似的看法,他說,今年從6-7月開始,場里就出現了親魚因氣溫過高而產卵量下降的現象,并持續到了8月。
良種場主要做吉諾瑪和新吉富羅非魚苗,符工程師透露,由于氣溫原因,今年場里的吉諾瑪魚苗產量降低了約10%多,新吉富羅非魚由于是他們的主推品種,去年增加了親魚的數量,所以今年魚苗產量較去年剛起步時有所增長,但按照親魚的總數來計算的話,每條魚的產能還是比正常情況要低的。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今年廣州、惠州、珠海、佛山和茂名等地均受到天氣的明顯影響。而另一羅非魚養殖主產區海南略有不同,那里天然育苗場和廣東一樣,產量有所下降,而且尾苗生產都不理想,人工育苗場和水源條件比較好的天然育苗場受到的影響較小。業界普遍反映,雖然魚苗的生產受影響,但孵化出來的魚苗都很搶手,很快賣完,一些有名氣的大場的魚苗很早就被預訂一空。
除了天氣不理想外,在采訪中有不少魚苗經營者提到今年羅非魚價格過低,造成不少地方的成魚積壓在塘里,間接影響了魚苗銷售的現象。今年以來,受年初粵西及海南羅非魚加工廠被美國退柜事件、兩次FDA對我國輸美水產品發難影響,各地羅非魚價格持續低迷。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各地均有羅非魚缺苗現象,而且今年尾苗產量明顯不足,不少育苗場都有擴大繁殖規模、增加親魚數量的舉措,隨著中美兩國水產品貿易爭端的解決,魚價走向合理化,羅非魚苗產業會繼續保持良好的勢頭。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