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貴,一兩多重的刀魚售價高達80—90元!少,南京最大水產市場刀魚攤位不足10家!淡,記者在惠民橋市場半個多小時的觀察中,僅有一家刀魚攤位成交了一筆,且是餐館訂貨!曾經是早春時令江鮮的刀魚,現已難進尋常百姓家。
刀魚,長江三大有名的江鮮之一,也是一年中最早上市的江魚,從立春到清明前是刀魚上市旺季。魚販說,最近幾天刀魚價格還在漲,3兩以上的刀魚基本是有價無貨,且價格高得嚇人;2兩上下的刀魚成了“上品”,每斤價格至少在200元以上。幾家魚老板說,現在前來拿貨的基本是餐館,若有個人來買刀魚不是送人就是請客,作為自家嘗鮮的就更少。
惠民橋市場一老板透露,現在賣的刀魚大多是從崇明島附近捕撈的,這些小刀魚根本來不及游到江陰以上水域,加上一些漁民私用密網,所以市場上小刀魚多,因為它們根本來不及生長。魚少,價格就漲;價格一漲,又反過來“刺激”了捕撈,形成惡性循環。不僅是刀魚,“長江三鮮”的另兩個品種鰣魚和河豚已多年不見,就連野生的鮰魚、鲖魚等也逐年減少。
惠民橋水產市場有關人士介紹說,由于水域、餌料等因素,3種刀魚的口味大不一樣,其中江刀最佳,其次是湖刀,再次是海刀。三者體形相似,江刀眼小,尾巴黑色,腮紅;湖刀則眼大,尾巴黃色,腮紫紅;江刀和湖刀身體都有鱗片。海刀與江刀、湖刀不同的是背部有一條深藍色長線,身體基本無鱗。湖刀、海刀的肉質都不如江刀,魚骨也硬了許多。所以市場上常有以湖刀、海刀冒充江刀出售,而江刀的價格一般要高出1倍左右。
章先生說,民間有“清明前魚骨軟如綿,清明后魚骨硬似鐵”的說法,就是說清明節前的長江刀魚最為鮮美,有“天下第一鮮”的稱譽。清明也就成了刀魚價格的分水嶺,到了谷雨時,市場上就看不到刀魚了。
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養殖室邊文冀主任介紹說,鰣魚已列入瀕危動物紅皮書,目前在長江已很難捕獲到鰣魚;刀魚情況要好些,尚能形成魚汛。這兩種江鮮難以人工養殖的原因是,它們在海里育肥,成熟后洄游到長江產卵,對生存環境有一定要求,目前科研人員對它們的了解并不多,一旦掌握其人工繁殖和人工養殖技術,便會有重大的突破性進展。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