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年前4月,廣東出口烤鰻5942噸,價值8407.5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8.1%和67.2%,出口均價達到每噸14148美元,創下近10年來出口均價新高。不過,輸日烤鰻遭遇退貨達9.5萬公斤,是廣東烤鰻出口近10年遭遇退貨損失最大一年。
廣州海關人士分析,日本今年5月29日起正式實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將使廣東鰻業出口面臨三大考驗。
去年烤鰻出口不足萬噸
今年前4月,廣東共有18家企業參與烤鰻的出口。其中,外商投資企業仍為出口主力,出口烤鰻4471噸,價值6265.5萬美元,分別增長52.8%和62.3%,占廣東烤鰻出口量、值的75.3%和74.6%;國有企業出口1178噸,增長1.6倍;私營企業出口294噸,增長10.6%。
日本仍然是廣東烤鰻的最大出口市場。今年前4月對日出口5477噸,價值7867.4萬美元,分別增長68.6%和77.1%,占廣東烤鰻出口的92.2%和93.6%。此外,對美國出口也取得不俗的業績,對美出口316噸增長40%。
據海關統計,去年以來,由于受日本等國加強對農藥殘留檢測的影響,廣東烤鰻出口大幅下跌,尤其是2005年7月以來受“孔雀石綠”藥物殘留的影響,去年9月份,出口下降至近10年來的最低點,僅出口73噸,去年廣東累計出口烤鰻不足萬噸,僅為9680噸,比上年大幅下降25.1%,是21世紀以來出口量最少的年份。
鰻業出口三大考驗
廣州海關人士分析,今年5月29日起,日本正式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其中與鰻魚養殖生產相關的112項限量標準中有4項嚴于我國限量標準,3項寬于我國標準,91項我國尚無限量標準,廣東鰻業出口將面臨三大考驗。
一是增加出口風險的不確定性。根據列表制度,日本對734種藥品和除此之外的任何藥物,可以不加預告、不予緩沖期加以“挑剔”,從而成為隨時啟用的貿易壁壘。過去,鰻業普遍追求高產和生長速度,對用藥等沒有充分重視,使“病害”成為近十年來困擾廣東鰻業的難題。
去年12月,日本厚生勞動省要求加強對中國大陸和臺灣生產的養殖鰻魚中合成抗菌劑硝基呋喃類代謝產物AOZ和SEM進行藥殘檢查,受藥物殘留及質量不符等因素影響,今年前4月廣東出口日本的烤鰻遭遇退貨的數量達到9.5萬公斤,退運的金額達到124.3萬美元,這是廣東烤鰻出口近10年來遭遇日本退貨損失最大一年。
二是增加生產者養殖成本和延長生產周期。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實施,要求廣東鰻魚養殖戶必須推廣健康養殖模式,改變池塘水土資源的生態條件,通過對水產養殖環境的水土資源進行修復,這些投入必將增加廣東烤鰻出口的成本和延長生產周期。
三是大幅度增加檢測費用和檢測周期。在“肯定列表制度”中僅“暫定標準”一項就涉及823種農業化學品、54785個限量標準、249種食品和農產品,這將使需要檢測的項目成倍增加,企業必須增加新的檢測設備,而且在國內及進口地的檢測費用和檢測周期也會增加,對利潤微薄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海關人士表示,廣東企業要樹立養鰻場就是工廠第一車間的意識,完善出口鰻魚安全風險綜合預警體系,按現有日本養鰻場的用藥范圍,向廣大養鰻業主推薦可用漁藥,并加大對可疑藥品的檢測,對進入市場的常用漁藥進行成分監測。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