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作為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的烏倫古湖,冷水魚年產量一直雄居全疆乃至全國之首,又因無污染、天然生成被稱為“福海野魚”。
近年來,福海縣加大"福海野魚"保護力度,并積極打造全國最大冷水魚生產加工集散地。
烏倫古湖冷水魚主要有白斑狗魚、東方歐鳊、貝加爾雅羅魚、湖擬魚、梭鱸、河鱸等名貴魚類22種。福海縣境內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大水系,及154萬畝的烏倫古湖、54多座坑塘水庫水面積13.5萬畝,為福海縣發展優質天然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為了保護烏倫古湖野生冷水魚類物種多樣性,福海縣加大了"福海野魚"的保護和投入力度。并建成了福海縣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三年來,救護中心每年人工繁育投放烏倫古湖的白斑狗魚、東方歐鳊等冷水魚夏花、秋片達到了700多萬尾。此外該縣還采取限季和科學捕撈、合理休漁等措施,使"福海野魚"種群規模逐漸恢復,魚的規格增大、年漁產量達到了3500噸。此外,福海縣還先后引進了價值1000多萬元的高白鮭、中華絨鰲蟹、大銀魚、青蝦、花白鰱等特色魚種,通過坑塘養殖,擴大了漁業生產規模,年特色漁業產量達到了300多噸。
為了真正做大做強福海冷水魚,福海縣圍繞烏倫古湖,一方面招商引資,通過內引外聯"拼盤子",來共同投資開發湖區水產業。一方面繼續加大科技投、科學管理,來最終實現冷水魚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計劃在"十一五"期間投入8000萬元,建一座以土著魚繁育,冷水魚原良種開發為主的原良種場;擴大并建立一座綜合加工能力為6000噸的水產品加工廠。以建立集捕撈、冷藏、裝卸、交易、旅游等為一體的多功能魚港和冷水魚市場體系。
通過加大漁業生產和基礎設施投入,最終使福海縣年漁產量達到1萬噸以上,加上人工繁育的各類魚苗苗種,使全縣漁業總產值達到1億元。真正把福海縣建成新疆乃至全國最大的冷水魚生產及加工集散地。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