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地處黃河三角洲的山東省利津縣自主研發的“黃河口半滑舌鰨親魚馴化及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項目,日前通過了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院等單位知名專家成立的專家組鑒定。該項目為黃河口半滑舌鰨品牌開發和種質保護、資源修復奠定了基礎,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據該項目組帶頭人利津縣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研究員王金山介紹,半滑舌鰨是黃渤海名貴魚類,有“黃金魚”之稱,黃河口半滑舌鰨因其生存水域、海底、食物環境的特殊,品質更上一乘,是聲名久遠的土特珍品。近年來,自然海區內半滑舌鰨資源量急劇下降,漁獲量現已極少,其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備受關注。
該項目利用野生黃河三角洲半滑舌鰨作為種質親體,培育優質苗種,項目所養殖的半滑舌鰨成活率高,個體成長好,已繁育苗種三十二萬尾。項目的成功研發,解決了黃河口半滑舌鰨親魚培育和工廠化苗種繁育系列技術,為黃河口半滑舌鰨這一優良品種蘊藏的巨大經濟價值開發揭開了序幕。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利津縣池塘養殖半滑舌鰨可開發利用一萬畝,工廠化養殖可達二十萬平方米,苗種生產能力將達到一千萬尾,直接經濟效益可達十億元人民幣。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