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本市以科技進步為動力,積極發展海洋漁業經濟,生態漁業成為全國示范。記者昨天獲悉,本市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于日前正式出臺,到2010年,本市水產品養殖面積將達61萬畝,總產量將達38.5萬噸,全市漁業總產值達到60億元,漁民人均收入達1.5萬元。
近年來,本市為修復和保護好渤海近海生物資源,通過興建人工魚礁和人工增殖放流等多種途徑,累計放流中國對蝦、毛蚶、牙鲆等6億余尾(粒),使渤海灣初步呈現“魚蝦搖籃”的局面。目前國內尚無先例,在全國具有示范性。為進一步實現傳統漁業向生態漁業轉變,今后5年,本市將在東麗區、薊縣等9個內陸郊區縣重點發展生態漁業,建設一批淡水旅游休閑基地,為構建藍天碧水的大生態圈發揮重要作用。在塘沽、漢沽、大港等沿海海域啟動建設一批漁業資源保護區,加快修復受損的渤海生物鏈,利用生物技術減少渤海近海海域污染,為濱海新區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