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從福建檢驗檢疫局獲悉,福建省又有漳州鮮品、福清東威、莆田金日、東山海魁等7家出口水產品企業獲準對歐盟注冊。
至此,福建省對歐盟注冊的水產品企業已增至11家。
據介紹,出口食品的對外衛生注冊,是指出口國的食品生產企業,在其產品獲準進入進口國前所實施的市場準入制度。一般是進口國官方按照國際慣例和相關法律法規對出口國的整個食品衛生安全控制體系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官方的控制體系和企業的自控體系,只有獲得滿意的評估結果后,才批準出口國的企業獲得注冊。目前發達國家普遍采用類似制度保護國內消費者安全,同時也以此作為技術手段控制食品農產品進口,保護其國內產業利益。
福建是水產大省,海洋環境好、水產品種豐富、養殖業發達,現有出口水產品注冊企業近300家。近年來,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大力幫扶、促進和監管下,該省出口水產品實現了"高門檻"下的高增長,2004年出口量達21萬噸,創匯近8億美元。
歐盟是福建省出口水產品的四大市場之一,準入門檻高,衛生安全要求苛刻,但產品利潤高,市場潛力大,許多出口水產品企業往往既畏難又向往。福建省出口水產品生產加工起步較晚,產業化程度相對較低,盡管部分出口企業有較好的客戶資源,但由于企業自身的軟硬件問題,一直以來對歐盟市場的"高門檻"望而卻步。在此前的近10年時間里,全省僅有4家企業獲得歐盟水產品市場的準入。
福建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認為,此次福建省7家水產品企業獲得歐盟高端市場入場券,將填補該省對蝦、烤鰻等優勢產品對歐盟的出口空白,并促進其出口水產產業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實現出口水產品國際市場的多元化,較大限度降低產業風險。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