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江蘺 收獲時間南方一般在3月開始,北方要在7月份開始,收獲主要用手工操作,在潮間帶養殖的,可以利用退潮時直接用手摘;扦簽養殖的,可以將竹簽一起拔起,采下江蘺,將竹簽留來年再用;筏式養殖的,可以將夾苗繩或網簾取下,帶到岸上采收處理。
江蘺收割后,要立即進行加工,一般洗除污泥雜質,再行曬干,若是要求漂白的產品,則可以用淡水多洗曬幾次,即可將藻體漂白。這樣曬干加工的,每50kg鮮品可出3-3.5kg干品。目前各地瓊膠制造廠,不要求漂白,只要求洗凈曬干即可,這樣膠質較好。
目前江蘺主要用來制造瓊膠,其質量不亞于用石花菜制造的瓊膠,出品率可達20%以上,瓊膠制作的簡單工藝流程如下:
取江蘺干品直接放入波美36-38度燒堿溶液中,浸泡1-2天,如能加熱則浸泡時間可大大縮短,在溫度為60-80℃時浸泡2小時即可。
取出浸泡完畢的江蘺,盡可能空干,然后用淡水沖洗,到PH值呈中性為止。
加鹽酸使PH=2 浸15分鐘左右,這時用手指捏之即碎。
加少許次氯酸鈉,每500g江蘺約加3-4ml,攪拌到漂白好了為止。
用淡水(最好用井水,因有的自來水含氯)沖洗干凈,直到不含氯離子為止,也可加硫代硫酸鈉去掉氯離子。
加入20-30倍淡水,煮半小時以上,到易爛出膠為止。
用幾層帆布壓榨過濾。
濾液凝固、推條、冷凍(-15℃下兩天)解凍,干燥即成。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