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日上午10時,共建廈門灣“安全暢通文明”航區啟動儀式在廈門客運旅游碼頭隆重舉行。啟動儀式上,在廈門海事局宣布的“安全誠信船舶”名單中,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客船“東方之星”榜上有名。
據了解,共建廈門灣“安全暢通文明”航區(以下簡稱共建)活動旨在創造和提升廈門灣良好的水上交通環境,確保廈金直航萬無一失,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海上生命財產安全和海洋清潔,推動廈門灣水上交通運輸事業的和諧發展,有力支持“海西”建設。中國海事局黨委書記梁曉安、廈門市政府副市長潘世建以及來自福建海事局、廈門海事局、廈門港口管理局、長榮香港有限公司等39家首批參加共建活動的涉海管理部門、港口企業、航運企業、施工企業的有關負責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客貨運量增大,促成共建活動
廈門港是一個以集裝箱運輸為主,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大港,預計2010年,廈門港將達到集裝箱吞吐能力850萬標箱,貨物吞吐能力1.2億噸,躋身世界強港,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國家主樞紐港、國際中轉港和臺灣海峽區域性的航運中心。
隨著廈金直航的持續升溫,廈金航線客流量及貨運量也急劇增加:統計表明,廈金客運直航于2001年元月開通,至今累計已突破130萬旅客人次,廈金航線成為廣大臺胞往返兩岸的“黃金通道”。廈金航線客流量突飛猛進,廈金貨運直航也勢不可擋。資料顯示,從廈金貨運直航開始,短短5年,該航線貨運量2004年就已突破43.99萬噸。
廈金航線萬眾矚目,各方傾力以赴,但一些安全隱患仍時有出現,如直航船舶被漁網纏繞而滯航等。為保障廈金航線以及所處的廈門灣海域的環境、船舶和人員等的安全,亟須建立新形勢下的廈門灣水上安全保障體系。為此,廈門海事局倡議并經與有關單位協商,決定開展共建廈門灣“安全暢通文明”航區活動。
實現“四降低二提高”,打造平安廈門灣
據了解,共建將努力促成有關單位積極履責,落實安全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包含廈金航線在內的廈門灣海域安全保障方案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共同維護廈門灣水上安全形勢穩定并確保采取應急反應行動時協調一致、配合默契、集中力量、有效救助;涉海部門齊抓共管,在漁業捕撈時節加強聯合整治,重點保障廈金航線的安全暢通。
共建活動的總體目標是:水上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經濟損失全面下降;不發生涉及共建單位管理責任的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不發生涉及共建單位管理責任的重大海域污染事故;社會綜合滿意度達到95%以上。逐步形成廈門灣內通航安全,秩序暢通,執法文明,實現“四降低二提高”的具體指標,即降低船舶事故率,降低航道礙航率,降低操作性污染事故率,降低行政相對人的投訴率;提高船舶安全通過率,提高文明服務滿意率。
又訊 經臺灣坤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廈門海事局組織船舶安全檢查員檢查、評估,廈金航線臺灣高雄籍客船“東方之星”于共建廈門灣“安全暢通文明”航區當日啟動儀式上,被授予“安全誠信船舶”證書,這是我國第一艘納入海事局安全誠信船舶管理的臺灣客船。“東方之星”輪總長35米,總噸位460噸,乘客定額300人,每天兩個航班往來于廈、金兩地。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