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福州海關數據表明,今年頭2個月,福建出口烤鰻仍為負增長,與廣東的強勁增勢形成鮮明反差。烤鰻是福建水產品出口的拳頭產品,去年7月受到“孔雀石綠”殘留事件影響,出口一度陷入停滯。經過調整,福建烤鰻11月起又恢復對日出口,但整體形勢仍然低迷。
據統計,今年1-2月,福建出口烤鰻2961.5噸、價值4153.9萬美元,分別比去年下降25.3%和23.9%。其中,對日本出口2576.7噸,下降24.7%;對香港出口120噸,下降70%;對美國、澳大利亞、印尼出口163.8噸、41噸和32.5噸,分別增長5.2倍、83%和229倍。與福建相反,今年廣東烤鰻出口增勢強勁。1-2月,廣東烤鰻出口量達到3037.5噸、價值4421.3萬美元,分別增長1.1倍和1.4倍。同期,全國烤鰻出口7490噸,價值1.03億美元,分別增長3.6%、5.3%。
福州海關有關人士指出,雖然福建烤鰻企業不斷拓展其他消費市場,但日本一直是該省最大的烤鰻消費國,所占比重相當大,所以應繼續關注解決對日本出口問題。7月20日是日本傳統的鰻魚節,也是其鰻魚進口的高峰期,但值得關注的是,2003年的“恩諾沙星”事件及2005年的“孔雀石綠”殘留事件,均發生在鰻魚節前夕。而日本政府將于今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明確設定了進口食品、農產品中可能出現的734種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近5萬個暫定標準,烤鰻也是該項新法規涉及的食品之一,這將對我國烤鰻在鰻魚節前夕擴大出口形成新的障礙。對此,專家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和烤鰻企業應密切關注日本檢測動態,特別是要針對今年日本出臺的新法規,及早建立和健全預警機制,提高烤鰻的質量安全水平,增強其國際競爭力。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