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殖生物學
鱸魚在我國均能繁殖,在北方產卵期為9月-11月。南方為11月-1月。性成熟年齡雄3齡、雌4齡。雌魚懷卵量約為每公斤體重10萬粒。分批產卵,成熟卵具單油球,呈浮性,卵經1.22mm?.45mm,少數達1.50mm以上。受精卵在16℃-19℃水溫,經3天-4天孵化脫膜。初孵仔魚全長4.42mm-4.6mm,孵化后4天?天卵黃束改油球接近耗盡,口裂約0.75mm?.80mm,開始攝食。
親魚來源
親魚有兩個來源,一為海捕野生的成熟個體;二為養殖群體中選優。海捕親魚最好為定置網的收獲物,不易受傷,易于暫養成活。親魚用車載水箱充氣運輸,水池充氣暫養。對于傷重的親魚可用高錳酸鉀、孔雀石綠等藥物進行體表消毒,必要時注入慶大霉素等以保其康復。
催產受精
親魚暫養適應環境后,行人工催產。催產劑為促性腺釋放激素類似物(LRH桝)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兩者混合或單用均有效。根據親魚的成熟度確定兩者用量及比例。海捕親魚的成熟度差異較大,成熟較好的親魚注射催產劑24-36小時后排卵。待能擠出成熟卵時,在盒中行干法或濕法受精,加海水攪拌靜置了5分鐘,使精卵均勻接能,以保證較高的受精率。
孵化與胚胎發育
受精卵呈浮性,置于錐形網箱中卵化,網箱尺寸為、箱口直徑80cm。箱體高60cm,錐形體高40cm。放卵密度為110萬粒/m3?50萬粒/m3。底部布氣石充氣,充氣量如以網內水體能均勻緩慢翻動為準。孵化用水最好經沉淀過濾。每天換水2-3次,更新一個全量。每2小時清洗網壁一次,以防胚胎掛壁,及時清除死亡個體。孵化對間隨水溫而異,約經3-5天孵化出仔魚。只要保持清潔水質、溶氧充足,都可獲得80%的孵化率。
苗種培育
仔稚魚可采用室內全人工培育,也可采用室外土池肥水生態培育。室內全人工培育以靜水、微充氣、定期換水過渡到常流水方式,仔魚放養密度為0.5-1.0萬尾/m3。依次投喂輪蟲、鹵蟲無節動體、橈足類及魚糜等系列餌料。也可采用室外土池肥水生態培育。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