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農業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部漁業局等有關司局和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各省(區、市)漁業船舶檢驗局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全體同志緊緊圍繞部黨組的中心工作,按照漁業局工作的總體部署,嚴格按照該局2005年初制訂的工作計劃,開拓進取,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一是以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主線,強化思想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二是以夯實基礎工作為內容,重點推進漁業船舶檢驗法規體系建設和漁船檢驗機構及驗船師隊伍建設、啟動船用主機功率管理研究課題、規范產品檢驗監督管理、全面推進設計單位修造企業資格認定工作、適時開展漁船檢驗重大戰略問題研究、全力支持漁船漁機行業協會發展、重視新聞宣傳和建章立制規范程序工作。三是以專項任務為突破口,努力做好加強遠洋漁船的檢驗管理工作、開展低質量漁船專項治理工作、漁船報廢制度修訂和強化漁船標準化工作、統一歸口外事管理和穩步推進行政審批綜合辦公工作。
真抓實干,全面部屬2006年漁業船舶檢驗工作
2006年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將緊緊圍繞部漁業局的中心工作,真抓實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堅持公正、科學、高效、服務、廉潔的工作方針和“安全第一、保證質量、方便漁民、養護資源和保護環境”五項原則,求真務實,以逐年提高漁業船舶檢驗質量和受檢率為目標,突出“一抓二強三提高”,即狠抓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強化船檢機構建設,強化船檢隊伍建設,提高遠洋漁船檢驗管理水平,提高漁船標準化水平,提高漁業船舶檢驗質量和水平。
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構建科學的漁業船舶檢驗法律法規體系,對配套規則、規范、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一是抓緊完成《漁業船舶檢驗立法規劃》。二是完成《船用產品檢驗規則》制定和宣貫工作,發布《漁業船舶船用產品必檢目錄表》。三是推動《漁業船舶設計、修造單位資格認定監督管理規定》的出臺。四是繼續深入開展加入國際漁船安全公約1993議定書的可行性研究,制定我國加入1993議定書的計劃和步驟。五是深入研究小型漁船安全標準和小型漁船檢驗管理制度。六是深入研究,繼續健全主機管理制度。七是啟動技術法規的翻譯工作。
2、加強船檢工作體系建設,重點推動7個尚未建立漁業船舶檢驗機構的省建立工作體系。一是修改完善《漁業船舶檢驗機構業務核定管理規定》,加強機構管理的日常工作;二是推動7個尚未建立漁業船舶檢驗機構的內陸省建立工作體系,推動內陸市、縣機構的建立和人員上崗培訓;三是推動沿海各省內陸區域漁船的檢驗管理;四是在事業單位改革關鍵年,促進全國船檢機構依照公務員管理;五是著力提高全國漁船檢驗質量和受檢率。
3、加強驗船人員隊伍建設和管理,提高隊伍整體素質。一是制定驗船人員隊伍建設規劃。二是在全國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注冊驗船師制度。
4、改革和完善遠洋漁業船舶檢驗制度,強化財務管理工作。繼續對關于改革和完善遠洋漁業船舶檢驗制度若干問題的研究報告和《遠洋漁船檢驗管理辦法(討論稿)》進行深入研究;繼續深入研究在遠洋漁船生產較集中的地方設立短期檢驗點的可行性,以及繼續進行協檢員制度的試點工作;加強對我國企業在境外設立的重要安全設備修理單位的監督管理;制定境外檢驗人員差旅費管理辦法,加強境外檢驗收費的監督,確保收支兩條線管理,嚴格執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財政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
5、扎實做好漁船標準化工作。一是抓緊做好恢復全國漁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組織工作;二是建立標準化儲備項目,為爭取立項做好項目準備;三是努力按時完成目前已列入計劃的標準制修訂工作。四是研究制訂《漁業船舶船型管理辦法》。五是盡快組建全國漁業船舶檢驗科學技術委員會。
6、認真完成好專項任務。一是繼續深入開展全國低質量船舶整治工作,重點解決60馬力以上漁船存在的安全問題。二是積極配合漁業局做好《漁業船舶報廢暫行規定》的修訂及宣貫工作。
7、實施規范管理,加強自身建設。一是按照牛盾副部長在宣布該局新領導班子時的講話要求,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二是加強局內干部隊伍建設。三是繼續做好行政審批“三統一分”工作,加強外事歸口管理。四是建立健全局內各項規章制度。五是繼續構建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工作氛圍,創建文明單位。
8、指導和推動掛靠行業協會的發展。該局將繼續加強與中國漁船船東互保協會、中國漁船漁機行業協會及中國釣魚協會的聯系,指導和推動協會的發展,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