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報道 春節即將來臨,不少外地賓客慕名到北海市各海味市場購買海產品干貨。對此,北海市執法部門不斷加大對海產品產、供、銷的監管力度,確保食品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
在水產市場了解到,為保證市場出售的海產品符合食用衛生標準,有關部門要求每個海產品經營業主在進貨時,一律要將海產品產地、批發商地址以及所進貨物的食品檢驗合格證等進行記錄,對所銷售的海產品負責;經銷海產品干貨的業主在擺賣海產品時,均要在每一個包裝袋上清楚地標明產地、品名、價格、生產日期等,有的還要隨貨物附上質量信譽卡。依靠這兩道“關卡”,北海市力圖從源頭上防止不合格的海產品流入市場。
據了解,此前廣西廣東兩地有關部門對北海海產品隨機抽檢結果表明,北海魚干合格率達88%,其中紅魚干合格率達100%。對抽檢中發現的少數不合格的海產品,市有關部門正在作進一步的調查處理,對源頭一追到底。
由于北海市的海產品干貨質量得到保證,近來不少周邊城市的新老客戶到北海市各海味市場提前訂貨,經銷海產品的業主們連日來都忙于對海產品進行精美的包裝,發往全國各地,生意紅火。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