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漁網報道 2005年12月23日,廣西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05-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評審會在南寧召開。評審會由自治區水產畜牧局組織召開,黃赤副局長主持,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農業廳、水利廳、交通廳、國土廳、環保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廣西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水產研究所等部門、單位的專家參加了評審會。
規劃由水產養殖業自然資源狀況、水產養殖業的現狀與展望、養殖水域灘涂總體規劃、養殖功能區規劃、養殖區域布局規劃、實施和保障措施和養殖水域灘涂分布和規劃示意圖七個部分內容組成。規劃以“尊重歷史、照顧現實;一次規劃、分步到位;開發與保護;規劃與調整結合;因地制宜、發揮優勢” 為原則,以養殖水域灘涂自然資源為依托,發揮區位優勢和區域資源比較優勢,科學規劃水產養殖區域布局,優化產業結構。把廣西養殖水域灘涂按養殖功能劃分為海水池塘養殖、灘涂養殖、淺海養殖、深海養殖、淡水池塘養殖、水庫(山塘)養殖、河溝養殖、稻田養殖和特殊功能區等九個養殖功能區;按區域布局劃分為桂南臨海養殖帶、桂東南養殖帶、桂西南養殖帶、桂中養殖帶、桂東北養殖帶、桂西北養殖帶六個養殖帶。
通過對規劃進行認真的評議審核,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自治區水產畜牧局關于加快實施水域灘涂養殖證制度意見》的通知”(桂政辦發[2004]99號)等政策文件精神,結合廣西漁業的實際,在調查研究和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編制而成。《規劃》編制依據充分,目標明確,內容豐富;《規劃》對廣西的養殖水域灘涂資源進行了科學合理的養殖功能區劃分和區域布局,符合水域灘涂發展增養殖的需要,同時又注意與農業、國土、林業、水利、環保、交通、海洋等部門的規劃相銜接;《規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對完善廣西水域灘涂養殖證制度,保障養殖水域灘涂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實現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