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廈門海關統計顯示,今年1至11月福建省對日出口農產品7.3億美元,同比下降5.8%,占福建省農產品對外出口總額的41.7%,比重下降7.2個百分點。
日本是福建省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同期福建省共有1400家企業出口農產品,其中近一半企業經營對日業務。占福建省輸日農產品出口3成以上的烤鰻出口形勢不甚樂觀。1至11月,福建省對日出口烤鰻1.76萬噸,價值2.51億美元,分別下降34%和23.2%。水海產品對日出口表現也差強人意,1至11月出口1.84萬噸,價值0.47億美元,分別下降27.8%和10.4%。
對日農產品出口集中在福州、廈門和漳州三地企業,在總值中比重占三分之一強的以福州為首的閩東地區,下降趨勢明顯。1至11月,福州市企業對日出口農產品2.57億美元,下降15.2%;莆田市企業出口0.5億美元,下降33.8%;占出口總值近三分之一的廈門市企業出口2.21億美元,小幅增長1.2%;漳州市企業出口1.233億美元,增長7.3%,占出口總值16.8%。
據有關部門介紹,明年5月起,日本將正式施行《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大幅抬高外國農產品進入日本市場的門檻。該項制度明確設定了進口食品、農產品中可能出現的734種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近5萬個暫定標準。初步分析,受影響較大的農產品和食品主要包括稻、小麥、黑麥、大麥、蕎麥、玉米等36個種類;受影響較大的畜禽及水產品主要包括豬肉、雞肉、蜂蜜、鰻魚及甲殼類水產品等5個類別;另外,根據《肯定列表制度》設定,蔬菜、茶葉等農產品農殘被檢出的幾率將增大幾十倍,基本不能有農藥殘留。
為此,廈門海關建議:一、加大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宣傳力度,使其盡早準備,以免日本新法規實施后企業措手不及;二、政府、商會、企業聯合行動,制訂和完善食品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加快標準制定與修訂工作,以適應國際上對食品安全質量的要求;三、建立統一、協調的食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加強農用化學品的監督、管理力度;四、大力推進產業化、規模化、規范化農產品生產,鼓勵企業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調整農產品出口結構,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五、企業應加強自律,加強農產品安全質量自控體系建設,嚴格按要求安全合理使用農藥,從根本上確保農產品安全;增加技術投入,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爭取獲得符合進口市場要求的有機產品認證和其它國際認證,衛生注冊和原產地標記注冊。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