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麒麟菜的收獲
麒麟菜從種植到收獲,大約需要15一20個月。播種時每畝種苗約50公斤,到收獲時畝產鮮藻可達500公斤左右,優良海區可達1000一1500公斤。麒麟菜的收獲季節,一般都在夏秋兩季,即每年的5月下旬至9月下旬,此時藻體成熟,加工制成率高。每月可采收兩次,每次3一5天不等,視產量和曬場容納量而定。
采撈的方法是潛水徒手采撈,潛水工人帶一個浮在水面的籮筐。用繩子綁在腰部,戴上潛水鏡便可下海采撈,每天一人可采撈150一250公斤新鮮的麒麟菜,采撈技術高者可達500公斤以上。
采撈麒麟菜的時候,要注意采大株留小株,保證養植區內有一定的種苗。采撈時往往有一些珊瑚碎石也撈上來、上面多數有麒麟菜枝條,應把它投放在附近的場地上,以增加種苗的密度。
二、麒麟菜的加工
麒麟菜的加工,是指產品從鮮菜曬干、漂白、包裝、入庫保存和制造卡拉膠等,這些環節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加工制成率,對于增加產量提高產值關系甚大。
1.加工場地的選擇:加工場地最好是平坦寬闊通風的草地,草地上的草最好是短平小草,四周不要有高的建筑物和樹林,以免擋住陽光。雜草叢生的地方和沙地、水泥地板都不易作加工場,前者產品很難曬干,翻曬時也不好操作;沙地曬菜產品含沙多,色澤也差;水泥地曬菜干度不均勻,色澤也不如在草地上曬得好,且濕淋淋的鮮菜在水泥板上經烈日一曬,藻體內的膠質有部分會溶出來,手摸時有粘滑感。
2.加工方法:鮮菜運入曬場后,均勻攤開,曬一天后便可除雜質,除去珊瑚碎石和雜藻。在曬菜過程中,每天要翻菜4一5次,正常天氣3—4天便可曬干。為了使麒麟菜在夜間不被露水打濕或被雨水淋濕,從曬菜的第二天開始,每天傍晚便要把菜堆成壟,每壟寬60厘米,高20一30厘米。要順著地勢的斜坡堆壟,壟與壟之間要平行,不要縱橫交錯,這樣下雨時雨水容易排掉。堆壟后蓋上草席,次日太陽出來后,將把草地上的露水曬干再把菜攤開,如此反復操作,至產品干硬為止。此時的顏色為紅色,即市場上出售的乙級產品,但要貨單位一般都要白中帶紅或黃臘色的甲級產品,這樣產品就要再經過一道漂白工序,即把已曬干的麒麟菜用水浸洗約30分鐘,至顏色變淡,撈出曬干即成。加工制成率一般為18%一20%。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要特別注意天氣變化,經常與氣象部門聯系,要有一連幾天的好天氣才好開采。若在加工過程中,藻體未干遇到雨天,可把藻堆成壟,用草席蓋好,切不可堆成大堆,以免藻體發熱變黑,影響產品質量。
3.產品的包裝及保存:產品曬干后,馬上包裝入庫或先堆放入倉庫,出售時再包裝均可,目前產品多用草席袋包裝,也有用麻袋包裝的,每包30一35公斤。存放產品的倉庫要注意防水防潮,地板及四周墻壁要加一層木板或油氈防潮,上面覆蓋帆布,以免產品潮濕變質。
4.卡拉膠的制造:麒麟菜目前除用做海味食品外,主要用來制造卡拉膠,這種膠的質量較差,水中不容物的含量較高,凝膠強度較低,目前尚不能用于醫藥衛生部門,主要用于食品工業,制造軟糖和罐頭�?ɡz的制造過程如下:
�。�1)燒堿浸泡干麒麟菜:燒堿濃度為波美度36一39度,每0.5公斤干菜約用7.5公斤燒堿。一般浸泡三天,夏秋季溫度高,浸泡兩天也可。如果加溫到65℃用31度燒堿泡兩小時即可。
(2)洗菜:麒麟菜浸泡完畢后,將堿液流出,并用清水沖洗。沖洗pH為7—7.2時再加清水浸泡24小時,這樣可以去掉藻體中的硫酸基以提高凝膠強度。
�。�3)酸處理:主要目的是使藻體內部的燒堿中和并容易煮爛。一般在水中加鹽酸0.5‰—3‰,處理半小時即可。處理時要進行攪拌。
�。�4)煮膠:將處理好的麒麟菜加入5一7倍的水,用蒸汽煮1.5—2.O小時即可。
�。�5)過濾:用螺旋過濾機罩上100目的錦綸絲絹進行過濾。
�。�6)凝膠:將濾液泵入凝膠槽中進行凝固,一般10多小時即可。
(7)切條:用切條機進行,每小時可切2噸凝膠。
�。�8)冷凍:在-17℃條件下,凍24—48小時即可。
�。�9)解凍:用冷水沖洗,再用離心機甩掉表面水分,即開始解凍。
(10)曬于:一般需要1—2天。
�。�11)包裝:每小包10克,每個紙箱可裝5公斤。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藻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