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為保障春節期間上市的海產品質量,北海市委、市政府日前組織由衛生、質監、水產等多部門,參與海產品市場聯合執法專項整治活動。經廣西、廣東兩地有關部門4次對17條魚隨機抽檢表明,北海的海產品合格率為88%,有關部門正在對不合格的海產品作進一步的調查處理。
據了解,這次整頓中,由水產部門深入漁船、碼頭、海產品養殖場,檢查海產品在養殖捕撈生產過程中有無投入藥物和對藥物殘留進行檢測;由質監部門重點對海產品加工晾曬場所和海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檢查,嚴厲打擊在加工過程中噴灑農藥、防腐劑、殺蟲劑、漂白劑以及擅自添加食用色素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照生產加工海產品窩點,并對每一個加工點的海產品和魚干進行抽檢;由工商部門牽頭對海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超市等海產品流通環節進行檢查,嚴厲查處出售含有毒有害物質的海產品和無包裝標識或包裝標識不全的即食型海產品的違法行為,并對市場上銷售的海產品和魚干進行抽檢;由衛生部門牽頭取締無證照海產品經營攤點,對賓館、飯店、大排檔等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進行檢查,要求餐飲業和食堂嚴格執行海產品索證索票制度,杜絕在儲存過程中噴灑農藥等防腐殺蟲劑,并對餐飲業和食堂采購的海產品進行抽檢。
據北海市工商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中央新聞單位隨機到該市購買了4條魚干并送廣東省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進行首次抽檢表明,其中的3條大紅魚干均呈陰性(即無有毒有害添加物),只有1條丁公魚干呈陽性,其敵百蟲每公斤含量為0.8克;第二次由北海市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隨機抽樣檢測5條大紅魚干,結果表明全部呈陰性;第三、第四次是將在北海隨機購買的8條魚干砍為兩半,分別送廣東省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和廣西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同時進行檢測,兩地的檢測結果均表明7條大紅魚干均呈陰性,只有1條丁公魚呈陽性,其敵百蟲每公斤含量為0.43毫克。
經過兩省區前后4次的隨機抽檢表明,北海市的大紅魚干沒有添加任何有毒有害物質,而惟一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丁公魚已經被執法部門全部收繳。工商部門還呼吁市民如發現供銷有毒有害海產品的個人和單位應予以舉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