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漁網報道 由珠海市水產養殖(海水)科學技術推廣站承擔的“金鯧魚(卵型鯧鲹)池塘規;B殖技術”科研成果昨天(12月4日)通過了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林浩然院士為首的專家組鑒定。該科研成果的推廣,將使珠海市金鯧魚的養殖周期較以往縮短1/3時間,養殖成本降低15%以上,并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
該項目是由市水產養殖(海水)科學技術推廣站從2003年3月開始在金灣區三灶鎮青灣養殖場、紅旗鎮沙脊村和平沙鎮大虎養殖場進行試驗,通過對金鯧魚無公害養殖過程的一系列實用性技術進行深化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健康養殖技術。經過近3年的試驗、示范和生產應用,用戶反響極好,增收效果明顯,技術指標突出。
由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組經過實地考察和深入了解該項目研究、推廣的全過程后,認為該項目的技術實用性強,應用效果明顯,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在促進金鯧魚快速生長技術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并且該項目對廣東省沿海地區的水產養殖品種擴展、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對沿海地區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促進作用。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