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9日公布2005年水產品抽樣監測結果,在445個樣品中,只有一個被檢出有氯霉素,一個被檢出有孔雀石綠殘留,質量安全監控結果較理想,但仍存在一些隱患。
2005年,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了對漁業生產環節水產品生產的質量安全監控。全年共抽取鰻鱺、對蝦、羅非魚、甲魚、鯇魚、加州鱸等樣品445個,檢測樣品項目項次合計1273個。
檢測結果統計,樣品不合格率0.45%,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不合格樣品分別是1個對蝦樣品被檢出氯霉素,來源于湛江市;1個鰻鱺樣品檢出孔雀石綠,來源于順德。
從監測結果來看,廣東省水產品藥物殘留情況形勢有所好轉,與上年相比,超標率有較大下降。
但監控中仍發現一些隱患,如高要市有4個羅非魚樣品被檢出有磺胺類殘留(未超標),中山市、佛山市各有20個和10個塘魚樣品檢出含有汞(未超標)。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表示,綜合以上情況看,目前廣東水產品除個別產品存在藥物殘留問題外,安全性總體上是有保障的。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