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日下午,《廈門市休閑漁業發展規劃》通過評審。專家表示,這將助力廈門漁業邁向休閑時代。與之相呼應的是,作為廈門乃至全省第一個休閑漁業試點項目,“翔安都市休閑漁業一日游”自啟動以來一直很火。
發展理念國內領先
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表示,今年,發展休閑漁業是有關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一是編制完成了《廈門市休閑漁業發展規劃》、《休閑漁業主題園區方案規劃》;二是在鱷魚嶼實施休閑網箱示范項目,并于今年7月初投入使用,目前已接待游客數千名。
《廈門市休閑漁業發展規劃》編制組成員、集美大學教授蘇國成說,作為廈門“十一五”規劃內容之一,從去年11月份開始,集美大學、廈門大學、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翔安區農林水利局等多家單位開始聯手對廈門海域漁業資源、漁業文化資源、漁業發展水平等內容進行調查,編制完成《廈門市休閑漁業發展規劃》,對今后廈門休閑漁業的指導思想、發展模式、產業布局等內容進行了規劃。
蘇國成表示,經過長期摸索和準備,廈門漁業正快步走向休閑時代,且在發展理念和總體規劃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具備多種發展模式
蘇國成說,“翔安都市休閑漁業一日游”是休閑漁業的發展模式之一,在其他地方,還可結合當地特點開展合適的休閑漁業項目。例如,同安西柯鎮盛產廈門珍貴海產品之一的丙洲鋸緣青蟹,可借此舉辦一些漁業文化活動,打響青蟹這個品牌;在小嶝,則可以結合當地民俗,讓游客進入漁家做體驗式旅游,和漁民一起出海,一起吃飯。
蘇國成表示,與浙江舟山等一些地方相比,廈門休閑漁業起步并不早,而且由于廈門海域面積不大,海岸線長度有限等原因,與舟山等一些地方相比,條件也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廈門的優勢就在于有著濃厚且歷史悠久的漁業文化,通過不懈努力,廈門的休閑漁業一樣可以打造出精品特色,而且廈門的休閑漁業發展理念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廈門市休閑漁業發展規劃》有望成為全國第一個地方性休閑漁業發展規劃。 (廈門日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