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漁網報道 今年冬汛,針對大量船舶從韓方過渡水域回撤,浙北漁場由原來的3000至3500艘生產漁船增加到當前的5500至6000艘,“船多、漁場小、魚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冬汛漁場治安治安形勢更加嚴峻的實際。浙江省邊防總隊舟山邊防支隊以“三訪四見”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創建“平安漁場”工作。
以深入大走訪為切入點,摸準實情,掌握動態。該支隊一方面組織各基層單位對各漁村生產作業的船只進行逐村、逐船、逐人定向走訪排摸,切實摸清轄區船舶底數、作業區域和方式,把握漁船民思想動向主動權;另一方面成立支、大隊專項工作調研組,深入走訪鄉鎮、社區,召開漁業干部、漁老大、漁船民代表座談會,圍繞冬汛漁場漁船數量、作業方式、漁區分布、矛盾糾紛焦點及可能對海陸治安帶來的沖擊等問題,了解實情,傾聽意見,研究工作對策和措施。該支隊結合調研實際,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提出成立舟山漁場指揮組、實行聯合執法、構建海上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實施船只配額和漁場船只特許準入等一系列對策建議,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重視。嵊泗邊防大隊專門設立海上巡查、陸上整治、后勤服務等5個組,確保冬汛漁場安全保衛工作有組織、有保障。普陀邊防大隊對中街山漁場和洋安漁場治安態勢調研后,以區公安局的名義向派出所(包括公安派出所)下發了加強冬汛漁場安全保衛工作的意見。截止目前,該支隊共走訪漁船6052余艘、漁船民27448人,獲取漁區不安定因素128條。
以服務漁船民為立足點,完善措施,化解矛盾。針對開捕后外來漁船大量涌入的現狀,該支隊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服務好、管理好漁船民上來,推出了上船辦證、送證到船、簡化辦證手續等一系列方便外來漁船民的舉措。定海邊防大隊運用手機短信提示,通過發送天氣、海情預報及通俗易懂的法律法規等內容,確保漁船民群眾能夠看得到、記得住、得實惠。普陀邊防大隊沈家門邊防派出所 “外來船舶管理服務站”熱心服務外地漁船民,讓海上作業外來漁船有家的感覺。嵊泗邊防大隊把深化外地船舶本地化管理作為工作重頭戲,為浙北漁場作業的400余艘臺州漁船建立船舶檔案,實行分層管理,使檔案資料與海上治安管理更加貼近。為減少漁區因爭搶網地引發的糾紛,嵊泗、普陀大隊采取兩地漁船老大聯誼結對的方法,消除積怨,化解矛盾。冬汛開捕后,嵊泗大隊在走訪中獲取一條信息:177海區臨海、三門定刺網作業漁船與嵊山拖蝦作業漁船之間發生網地糾紛,存在糾紛隱患。該大隊于9月19日聯合嵊山鎮漁辦,將該鎮200余艘拖蝦漁船與臨海、三門定刺作業漁船結為聯誼對子,徹底消除了兩地對立情緒,化解了雙方矛盾。目前,全支隊已促成620對漁船老大結成對子,與漁船老大簽訂治安責任書3260份,充實、完善“漁情聯系船”、“名老大調解協會”等群防群治組織128個473人。
以維護海上治安穩定為落腳點,密切協作,強化整治。該支隊堅持把維護漁場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大事來抓,在密切公邊協作的基礎上,主動加強與各地漁政、海事、交通、航管等部門的聯系合作,建立了經常性信息交流、海上治安情況通報和個案通報制度,落實了海上綜合執法機制。普陀大隊與普陀海洋漁業局成立聯合執法組,共享海洋漁業局船艇裝備,形成優勢互補、運作高效、反應快速、協調一致的海上執法體系,截至已經聯合執法3次。岱山邊防大隊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協調下,抽調邊防、公安、水產等部門人員組成海事辦,專門處理海上案件,在岱山尚屬首次。針對中韓過渡性水域變為韓方專屬經濟區、漁場面臨形勢嚴峻的情況,該支隊進一步擴大協作范圍和區域,重點加強與新增寧波、臺州、紹興等浙東市、縣漁船所在地公安機關的協作交流,定期溝通相關信息,延伸、拓展邊防管理觸角。該支隊堅持打防并舉,嚴厲查處各類海上違法案件,維護了正常的漁場作業秩序。9月14日至20日,嵊泗邊防大隊在浙北漁場開展 “藍鷹1號”集中統一行動,先后出動警力247人次,檢查各類船舶628艘2870人,查獲違規船舶51艘147人,收繳炸藥等危險物品50公斤。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