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日本對蝦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活蝦離水后,依靠鰓內剩留水分中的氧氣進行呼吸仍能生活較長時間。為了保活運輸和活蝦出口,采用如下方法:
(1)運輸前將蝦習慣置于10-12℃的低水溫中。養殖池收捕時的水溫往往較高(尤其是夏季),因此對蝦出塘時,應預先將包裝場池水降溫,即采取分梯級逐漸降溫,一次降溫差不宜超過5℃。在降溫過程中,池子上面用帆布或黑布覆蓋,使光線變暗,以免對蝦驚動損傷和脫殼。
(2)用作對蝦保活填充材料,最好是粗狀的杉木鋸屑。它經過曬干后,在-10℃中貯存,使用時必須無味,但要有一定的濕度。
(3)外包裝宜采用瓦楞紙板箱,有較好的保溫性能,耐壓,自重較輕。其規格為30乘25乘15厘米。在夏天,可以裝蝦2。0公斤,在冬天最多可裝上3。0公斤。
(4)饈是在溫度控制室(5-10℃)內進行的。將蝦按大小分等級后,裝進箱內時要過秤(以確保每箱的重量要求),然后一層木屑一層對蝦分層放進紙板箱內。每層蝦還應適當排列,避免重疊。注意最下層和最上層以及四周應鋪滿木屑,并使蝦不能活動。如果氣溫高的話,還要在最上層木屑的上面放上小冰袋(使箱內保持一定的低溫)。最后用膠帶紙封口。
(5)確保最短時間運輸到達目的地,以保持持續低溫,長途運輸需要冷藏車,如銷往國外則需空運,并應將汽車、飛機運輸銜接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