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洋漁業產業是汕頭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預計今年全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34.83萬噸,比去年增產1.72%,其中水產養殖產量達18.18萬噸,比去年增加7.44%,首次超過海洋捕撈產量16.65萬噸。
建立一批水產品養殖基地
據了解,發展水產養殖是汕頭漁業的主攻方向,也是捕撈漁民轉產轉業的主要方向。今年汕頭共上報轉產轉業項目11項,其中有5個項目通過省專家組的評審列入扶持對象。去年省批準的扶持澄海區鳳翔街道的藻類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各項建設內容,準備進行驗收。
“一條魚”致富一方群眾。目前,汕頭各區縣都建立水產品養殖基地和示范區,南澳成為市貝類、藻類、優質海水魚養殖和深水網箱養殖基地;潮陽海門鎮建成集育苗、養殖和健康先進技術研究的鮑魚養殖基地;金平區成為牛田洋海水蝦、蟹養殖基地,并建成為省級的青蟹無公害養殖示范基地;澄海區進一步擴大紫菜的養殖規模和發展紫菜精深加工;濠江區建設文蛤、江蘺、對蝦高位養殖基地。現在全市高位池養蝦面積近1000畝。汕頭還大力推廣羅非魚的養殖,力爭把此品種發展成為汕頭繼對蝦之后又一養殖、加工、出口重要品種。
拓展水產品銷售國內外市場
去年,汕頭出口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水產品企業有11家,出口量5.7萬噸,出口值2.9億美元;今年1~10月出口量3.8萬噸,出口值2.2億美元。其中以蝦產品出口為主,去年對蝦產品出口約3.1萬噸,占全市水產品出口量的53.6%,占全國同期出口量的13.7%。今年1~10月出口對蝦約2.1萬噸,價值約1.4億美元。汕頭水產品出口開辟新市場也取得明顯成效,去年11月21日,萬亞食品有限公司首闖歐盟成功,隨后有4家公司產品陸續進入英國、比利時、葡萄牙、意大利、希臘、西班牙等國。去年全市還增加向墨西哥、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加拿大等10個國家的出口。
為打響汕頭水產品牌,汕頭組織水產品加工企業申報廣東省漁業類名牌產品,兩年來共有紹河珍珠,龍豐的面包蝦、羅非魚、巴氏殺菌蟹肉,鰻聯的烤鰻,美洲的蝦6個產品獲得省名牌產品稱號。另外還組織加工企業先后參加馬來西亞吉隆坡-廣東漁業經貿合作交流會、第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和最近在廣州舉行的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拓寬國內外經貿交流合作渠道。
近年來,市海洋漁業局制訂并發布實施“海水魚網箱養殖技術規程”等29個漁業地方標準。建設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和標準化示范區。目前汕頭水產品出口質量安全創重大質量事故零記錄。幾年來,美國、歐盟、日本來汕檢查了7次,均順利通過。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