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山東省花生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海洋所合作研究,克隆得到了控制蝦青素生物合成的關鍵酶基因β-胡蘿卜素羥化酶基因(CrtZ)AY187011和β-胡蘿卜素酮化酶基因(CrtW)AY387656,建立了CrtZ和CrtW高效表達的二元載體系統和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量花生中β-胡蘿卜素的標準體系,利用基因槍法和農桿菌介導法轉化“花育22號”、“花育23號”、“花育24號”的幼莖小葉、子葉、胚小葉和叢生芽,獲得了轉基因植株。
據了解,蝦青素是一種近年來才走入應用研發領域的高價值生物活性物質,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活性,被稱為“超級維生素E”。蝦青素還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癌癥、防止皮膚衰老、維護眼睛及中樞神經系統健康等多種生物功能。蝦青素最大的市場是水產養殖業和家禽養殖業,不僅可以改善水生物及禽類的色澤,還可以促進魚卵受精、減少胚胎發育的死亡率、促進個體生長、增加成熟速度和繁殖力。歐美和日本等國已批準將其作為安全的動物飼料。另外,在保健品、化妝品及醫藥方面,蝦青素強大的生物功效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引起了國際上的普遍關注。
據有關專家介紹,花生中不含蝦青素,但存在蝦青素合成的前體物質β-胡蘿卜素,尤其是種皮中β-胡蘿卜素含量極高,達到0.1mg/g,是籽仁等其它部位含量的幾十倍。通過代謝工程,將蝦青素合成的關鍵酶基因β-胡蘿卜素酮化酶基因(CrtW)和β-胡蘿卜素羥化酶基因(CrtZ)轉入花生,可使其在花生種皮中高效表達。
據了解,在花生種皮中合成蝦青素,是加強代謝基礎研究的需要;并且,利用下腳料花生種皮提取蝦青素,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新途徑。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