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幾年來,江蘇各地漁業主管部門與獸醫、工商等部門密切合作,加強對漁業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違禁投入品的監督檢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時也應認識到,當前水產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仍存在不少需要抓緊解決的問題。國慶將至,“十運會”將于10月在該省召開,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05]20號)精神,確保節日、“十運會”以及今后水產品食用安全,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發出通知要求切實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規范水產品生產經營。
《通知》指出,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從大局出發,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明確目標和責任,盡快將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各項保障工作落到實處。深入基層,利用多種形式普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科普知識,宣傳水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水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及時公告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和產品抽檢結果,進一步加大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的力度。8月底,該省海洋與漁業局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5號)文件精神和8月15日該省政府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專題辦公會議精神,結合該省漁業工作實際,向該省政府報送了漁業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抓住機遇,建立健全漁業獸醫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依法實施漁業質量安全生產的有效監管,不斷促進該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通知》就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提出了三條指導性意見。
一是促進漁業生產條件規范,實行水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準入制度?茖W合理規劃、布局漁業養殖生產,改善和提高漁業基礎設施、裝備水平。加強對轄區內重要漁業水域環境的監測,并適時發布漁業產地環境狀況公告。建立健全漁業投入品質量監測制度,堅決杜絕使用違禁投入品。加快養殖水質改良技術、安全高效漁藥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二是抓好水產品生產過程管理,實行水產品質量安全基地準出制度。充分依靠漁業行業協會、合作經濟組織在漁業質量安全管理、漁業標準化實施等方面的作用,規范養殖者生產行為,增強養殖者誠信意識。加強對養殖者的質量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建立健全漁業生產檔案,實行漁醫處方、生產日志制度。大力引導建立新型產銷機制,推行“場地掛鉤”、“場廠掛鉤”,試行數據信息管理與標志管理相結合的基地準出制度。
三是加強水產品例行監測公示,實行水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加大水產品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監測和結果公示力度,建立水產品藥物殘留檢測陽性樣品追溯和報告制度,對不符合有關標準生產的水產品嚴格限制準入。各級水產質檢機構要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品種的抽測、監測工作,嚴防不合格產品入市。積極開展水產品市場質量安全準入試點。建立適合水產品銷售特點的全程質量控制信息網絡,推行水產品IC卡銷售制度,促進產地與銷區的認定認證互通、互認、相互監督,促進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接軌。
《通知》要求,各地漁業主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與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上下互動、全社會參與的監管機制。要從實際出發,借鑒先進質量安全監管經驗,堅持工作方法創新,著重研究解決轄區內的難點和重點問題,以達到長效監管的目的。實行漁業質量安全普查與藥物殘留專項整治活動相結合,加大監管、查處力度,加倍抽驗可疑產品,嚴格監控產品流向,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凡不依法行政、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造成重大影響者,要嚴肅處理,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各項監管措施的落實。(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