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漁網報道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日前審議通過了《浙江省漁業管理條例》,其中對外來水生物種的問題,條例中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定,以后無論養殖還是銷售都要納入嚴格管理當中。
條例第三十七條:······禁止向開放性水域投放外來水生物種、雜交種、轉基因種及種質不純的物種;禁止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重要經濟魚、蝦、蟹類的產卵場等敏感水域進行放流。
解讀:9月初,溫嶺一位漁民逮到一條怪魚:魚鱗堅硬,脊背比一般魚高,嘴巴特別長,牙齒鋒利。當地人以為是吉祥的象征,將其作為寶貝養著。后來專家一鑒定:這是產于南美洲的雀鱔,與“食人鯧”齊名,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其卵有巨毒,人食用后會立即死亡。(都市快報9月2日曾作報道)“這部條例嚴格規定,這樣的外來物種不能放流到共通的水域。”省海洋與漁業局漁政漁監處孫處長說,今后人們發現陌生魚種,首先應該向相關魚類專家求證,而不是隨便放養。即使在收留這樣的怪魚時,也千萬要長個心眼,別讓它跑掉。
條例第三十八條:禁止養殖、銷售未經國家或者省批準的外來水生物種。
養殖、銷售經國家或者省批準的外來水生物種,應當采取措施,防止外來有害水生物種的侵入或者逃逸。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養殖、銷售未經國家或者省批準的外來水生物種的,沒收非法養殖、銷售的水產品和違法所得,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解讀:雖然巴西龜被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但浙江人工養殖巴西龜的產量占到全國40%以上;雖然人工養殖并不等于放養,但專家還是呼吁警惕巴西龜給浙江可能帶來的生態危機。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法規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養殖的外來物種經過審批的極少。該條例頒布后,類似巴西龜的養殖問題將提上監管人員的議事日程,
他透露,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原則上是不允許引進外來物種的,但立法者出于實際的需要,這部條例還是留了個口子,因為“有些物種經過國家科研機構調研確認可以引進的不受條例限制。”
省海洋與漁業局執法大隊嚴總隊長表示,條例正式實施后,將會進行相關的執法調查,沒有養殖許可的將面臨取締。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