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11/12)日前,三條遍體殷紅、魚鱗酷似穿山甲的“怪魚”現身開禾市場,引來許多市民駐足。大家都議論紛紛,可沒有一個人認識這種魚。一位80多歲的漁民說,他見過不少稀奇古怪的魚,可這種魚還是第一次見到。
記者在開禾市場管理處見到了這三條已經死亡的怪魚。它們頭大尾小,脊背上長滿了八角刺,上顎向前突出,下顎長著兩條“胡須”。記者用手摸了一下,感覺魚鱗和前顎都十分堅硬。
一旁的魚販小陳告訴記者,凌晨1時30分,他趕到東渡水產批發市場時,看到這三條顏色鮮艷的怪魚,他做了10多年的魚生意,還是頭一次看到,便問賣家這種魚叫什么。對方告訴他,可能是“恐龍魚”,是漁船從外海捕來的,其他情況就不清楚了。6時50分,他挑著魚來到開禾市場,周圍的小販和居民都圍過來看,但是沒有一個人認識。
有顧客想把魚買回去做標本。小陳擔心是國家保護動物,沒有答應,而是撥打了市場管理處的電話。工作人員林志聰看過這幾條怪魚后也說,他沒有見過這種魚,建議向漁政部門咨詢。
可“怪魚”也難倒了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打開隨身攜帶的保護魚類的名錄,發現上面并沒有關于此魚的記載。他們初步認定,此魚不屬于國家保護魚種。他們還當場對怪魚進行了測量,每條長約45厘米,重約1公斤。
一些富有經驗的老漁民說,這絕對不是廈門海域的魚,可能是漁船自別的地方捕來的。他們說,這種怪魚腹部十分光滑,兩邊的前顎十分堅硬,就像兩柄鐵鏟,可以用來挖沙土;觸須像人的兩只手,用來捉微生物或小魚作為食物。由此估計,這種魚應該生活在深海。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